昌都邦達機場紀念碑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生辰八字算缺五行 › 昌都邦達機場紀念碑 |
昌都邦達機場紀念碑
?? 發(fā)布時間:
2006-04-06 10:40:52
?? 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加入收藏夾
復制給朋友
分享到外站
谷歌書簽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百度空間 開心網(wǎng) 雅虎收藏 人人網(wǎng) 嘀咕 白社會 MSN空間 豆瓣 QQ書簽
[進入論壇][打印本稿][關閉窗口]
在藏東橫斷山脈深處的一個山坳中,有一片不大的狹長草原,這就是2002 年榮獲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邦達機場所在地。 早在1969 年2月15日,毛主席就批準了中央軍委關于修建邦達機場的報告。1970 年4月,西藏軍區(qū)組建機場工程指揮部。1971 年5月10日修建機場工程開工,1978 年8月邦達機場竣工。邦達機場海拔4300 米,跑道長度4300 米,是國內(nèi)海拔最高、跑道最長的機場。1990 年,江澤民指示修復邦達機場,開辟昌都空中航線。1992 年,國務院撥款2.7億元,修復邦達機場的跑道和設施,1995 年完成修復并于當年4月首航成功。邦達機場的成功通航創(chuàng)下了人類民用航空飛行史上的奇跡,進一步推進了西藏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 處在一片空曠原野上的邦達機場,放眼望去,偶爾只有幾只空中掠過的飛鳥和那伸手可及的白云。面對這樣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和條件,民航昌都站黨委充分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廣泛深入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團員青年的生力軍作用。把“獻身機場建設烈士”紀念碑作為愛國主義和思想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jié)組織干部職工到碑前緬懷上世紀70年代,在8年的機場建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89位先烈。參觀他們曾經(jīng)居住過的、已是斷壁殘垣的土屋,追思他們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我們不盡職盡責,將如何面對老一輩機場建設者”這句誓言,已深深銘刻于今天的守業(yè)者心里,使他們時刻不忘肩負的神圣使命和光榮責任。為搞好思想教育宣傳,1999 年和2004 年航站分別對紀念碑進行了修繕。 這條航程700余公里,單程飛行一小時的“通天之路”,使昌都和成都及拉薩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使昌都這座藏東門戶又煥發(fā)了新的光彩。邦達機場的通航,極大地加速了昌都與外界在技術、人才、物資、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得到加大。隨著新技術和新觀念的不斷輸入,使昌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低矮的房屋變成了林立的高樓大廈、塵土飛揚的土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路。過去根本不敢奢望的海鮮、水果、鮮花等時令產(chǎn)品而今隨處可見,人們的思想也從封閉走向解放。 通航至今,民航昌都站安全保障飛行3514 架(次),運送旅客314106 人(次),貨物郵件3605 噸。年旅客運輸量從1995 年的7663 人(次)增長到2004 年的48970 人(次),旅客吞吐量和貨郵運輸量均以每年25.1%的速度遞增。 ? ???? 我要留言: ?相關文章 圖說西藏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wǎng)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