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濕疹圖片和癥狀圖嬰兒 › 濕 |
溼, 拼音為shī, 筆畫為13畫, 部首為氵, unicode編碼6EBC, 漢語字典解釋:1、 低下潮濕。《説文?水部》:“溼,幽溼也。”《莊子?讓王》:“上漏下溼,匡坐而弦。”漢蔡邕《述行賦》:“窮變巧于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溼。”清黃肇敏《黃山紀(jì)遊》:“院甚潮溼,塵凝佛面。” 2、 沾水;含水多。《廣韻?緝韻》:“溼,水霑也。”唐王昌齢《釆蓮曲二首》之一:“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下》:“所備火舟薪葦,皆淋溼不堪用。” 3、 中醫(yī)術(shù)語。風(fēng)、寒、暑、濕、燥、火為六。濕屬陰邪,流行于夏季。《素問?天元紀(jì)大論》:“寒暑燥溼風(fēng)火,天之陰陽也。” ,同【濕】。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