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雞是哪種雞?常見蛋雞、白肉雞、土雞小檔案大揭密! @ 食力foodNEXT?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 您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雞尾酒排名前十名 › 你吃的雞是哪種雞?常見蛋雞、白肉雞、土雞小檔案大揭密! @ 食力foodNEXT?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你知道嗎?我們最常接觸的商業(yè)雞種是蛋雞、白肉雞,而最常拿來進補的「土雞」也有許多品種!這麼多種雞裡面,不同品種的生長速度、特質、生活習慣有什麼差異?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撰文=李盈瑩 常見商業(yè)雞種: 1、蛋雞 常見蛋雞包括白色來亨雞、伊莎、洛島紅、海蘭等。臺灣目前主要生產白殼蛋的品種為「白色來亨雞」,其餘雞種多為褐殼蛋。蛋雞人工選育程度高,相對於土雞,抗病力較弱,且較為神經質,容易受驚。體重較輕、擅飛,產蛋率高,但飼養(yǎng)2年即結束產蛋期(一般土雞產蛋期可持續(xù)3年多,但產蛋率相對低)。 臺灣市面上販售的白殼蛋大多來自白色來亨雞。 2、白肉雞 白肉雞生長速度快,飼養(yǎng)30多天體重可達2公斤,即能屠宰食用,食量較其他機種大,不挑食、喜歡大口吞嚥食物,不愛活動、反應較遲鈍、不易受驚。 臺灣常見土雞: 1、古早雞 俗稱「正土雞」,飼養(yǎng)期6個月達成熟,較不怕淋雨,體質強健,肉質Q彈。 2、黑羽土雞 俗稱「半土雞」,飼養(yǎng)期5個月,較不怕淋雨,體質強健。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黑羽土雞約在1980年代末期於臺南出現(xiàn),為雞農自行由黑色羽毛的土雞雜交選育而來。 3、仿仔雞 相對於正土雞或半土雞,較怕淋雨。常見品種包括「竹北仿仔雞」、「紅羽仿土雞」。 4、黑肉雞仔 具有黑肉基因,黑色素沉積於結締組織因而呈現(xiàn)黑肉,肉質佳、營養(yǎng)豐富。 其他雞種: 1、烏骨雞 中國古老品種,12世紀即有記載,體質較弱,淋到雨容易生病。羽毛為「絲羽」,因此飛行能力不佳,羽毛分為白羽及黑羽,前者較為普遍。受遺傳基因控制,第五隻腳趾尚未退化。 臺灣較常見白毛烏骨雞。 2、日本矮雞 體型小、相對糞便少,可當寵物雞。母雞容易賴抱,母性較強,環(huán)境適應力佳。 日本矮雞的幼雞。(圖片來源:玉山社提供) 3、蘆花雞 全名「橫斑蘆花雞」,體型大,19世紀北美育成的品種,產蛋與產肉能力皆不錯的兼用種,臺灣在日治時期引進,當時只有官方機構才能飼養(yǎng)。 4、裸頸雞 透過基因控制,頸部無毛,因有助於散熱,在馬來西亞、印尼等熱帶地區(qū)普遍飼養(yǎng),法國曾引進,目前成為法國南部著名「紅標雞」的特色外觀,臺灣農民也曾引進法國紅標雞的種源,商業(yè)產品命名為「珍珠雞」,皮薄、脂肪少、肉質佳。 成年裸頸雞公雞。(圖片來源:玉山社提供) 內容來源=《養(yǎng)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玉山社出版 延伸閱讀?雞有那麼多種,風味到底差在哪?壓力和飼養(yǎng)環(huán)境會影響!?臺灣每人平均一年吃掉17隻咕咕雞!會吃雞的你懂雞嗎??還傻傻相信雞肉都打生長激素?專家破除謠言教你挑好雞、吃好雞!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