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 | 您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適合算卦的名稱和寓意 › 麂 |
麂字取名宜忌
五行宜忌:麂字五行屬木,若命理缺木,宜用此字補益;若命理缺火,亦可選用,因木生火。但若命理木旺,或八字喜樂土、金者,則不宜用麂字,因木克土、金克木,可能破壞五行平衡。 寓意與適用場景:麂字本義為小型鹿類動物,象征敏捷、靈動,適合追求自然、活力寓意的名字。但需注意,麂字與國家保護動物關聯,可能引發(fā)負面聯想,需謹慎使用。 取名避諱:避免與五行屬土的字搭配(如“坤”“城”),因木克土;避免與同韻母ǐ或上聲字組合(如“麂綺”“麂啟”),以免音韻拗口;避免生僻難認,易被誤讀為“鹿”或“幾”,影響社交;避免歷史包袱,如春秋時期晉國力士“鉏之麂”因刺殺趙盾失敗自殺,名字暗含悲劇色彩;避免性別失衡,男孩忌配剛烈字(如“麂剛”),女孩忌配艷麗字(如“麂艷”)。 麂字五行屬性麂字五行屬木,象征生長、發(fā)展與活力。木性溫潤,寓意生機勃勃、茁壯成長,適合搭配屬水或屬火的字(如“涵”“炎”),以增強名字的五行和諧與能量流動。 麂字康熙字典筆畫數麂字在《康熙字典》中位于亥集下】【鹿字部,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部首“鹿”占11畫,部外筆畫2畫。13畫在傳統起名中屬吉數,象征博學多才、志向高遠。 麂字讀音麂字讀音為jǐ(上聲),聲母為j,韻母為ǐ。在方言中,粵語讀作gei2,潮州話為gi2,客家話為gi3,均保留了古音特征。 麂字字源演變麂字為形聲字,從“鹿”部,“幾”聲。其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均寫作“麂”。在漢字演變中,麂字保持了形聲結構的特點,即形旁表意(與鹿類動物相關),聲旁表音(與“幾”字讀音相近)。麂字最早見于古代文獻,如《說文解字》中雖未直接收錄,但通過其構字部件可推斷其本義與鹿類動物相關。 麂字詳細釋義1. 哺乳動物名稱:麂指小型鹿類動物,雄的有長牙和短角,腿細而有力,善于跳躍。種類較多,生活在我國的有黑麂、黃麂、小麂等,通稱麂子。其皮柔軟,可制革。 2. 古代通假用法:麂字在古代與“幾”通假,可引申為“穩(wěn)固”之意,如“安如幾”,但此義較為罕見,多用于古漢語或特定詞組中。 3. 文化象征意義:麂字在文化中象征敏捷、靈動,如“麂躍山林”形容動作迅速;同時,因與保護動物關聯,也寓意珍貴、需要保護。 ![]()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