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轉
拼音:zhuǎi,zhuǎn,zhuàn
四角碼:55043
部首:車
總筆畫:18
部首外:11
98五筆:lgjf
86五筆:lgjf
鄭碼:fkfd
統(tǒng)一碼:8F49
倉頡:jjjii
筆順:125111212511214124
?異體字:轉
「轉」基本解釋
轉
〔轉〕
《説文》:“轉,運也。從車,專聲。”
(一)zhuǎn 《廣韻》陟兗切,上獮知。元部。
(1)回還;輾轉。五代徐鍇《説文繫傳·車部》:“轉,還也。”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車部》:“轉,還……還者復也。復者往來也。”《玉篇·車部》:“轉,迴也。”《詩·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後漢書·楊終傳》:“自永平以來,仍連大獄,有司窮考,轉相牽引,掠考冤濫,家屬徙邊。”唐李白《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轉戰(zhàn)百勝,殭屍盈川。”
(2)用車運輸。《説文·車部》:“轉,運也。”《玉篇·車部》:“轉,轉運也。”《史記·平準書》:“轉漕甚遼遠。”司馬貞索隱:“車運曰轉,水運曰漕也。”《漢書·高帝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顔師古注:“轉,運。”唐杜甫《昔遊》:“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資治通鑑·秦二世二年》:“盜多,皆以戍、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胡三省注:“轉,陸運也。”
(3)逃入,流亡。《國語·吳語》:“子之父母,將轉於溝壑。”韋昭注:“轉,入也。”《孟子·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又拋棄。《淮南子·主術》:“是故生無乏用,死無轉尸。”高誘注:“轉,棄也。”《隋書·五行志上》:“百姓流離,轉屍蔽野。”
(4)改變行動的方向。《廣雅·釋詁一》:“轉,行也。”《楚辭·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王逸注:“轉,行也。”《淮南子·脩務》:“百里奚轉鬻。”高誘注:“百里奚,虞臣,自知虞公不可諫而去,轉行自賣於秦,為穆公相。”南朝梁劉孝綽《夕逗南昌浦》:“岸迴知舳轉,解纜覺船浮。”
(5)移動;遷徙。《詩·小雅·祈父》:“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鄭玄箋:“轉,移也。”唐張喬《送友人遊湖南》:“春生南嶽早,日轉大荒遲。”魯迅《書信·致楊霽云(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八日)》:“現(xiàn)醫(yī)師不許我見客和多談,倘略愈,則擬轉地療養(yǎng)數(shù)星期,所以在十月以前,大約不能相晤:此可惜事也。”
(6)離去,離開。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今日陞廳,坐起早衙……(凈云)相公,衙門無事,相公且轉廳。”
(7)變化;改變。《商君書·立本》:“兵生于治而異,俗生于法而萬轉。”高亨注譯:“萬轉,萬變。指風俗多變化,有好有壞。”《韓非子·心度》:“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老孺人勸女兒,那裏勸的轉。”
(8)搖動;飄蕩。《楚辭·招魂》:“光風轉蕙,氾崇蘭兮。”王逸注:“轉,搖也。”《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四角龍子帆,婀娜隨風轉。”三國魏曹植《九華扇賦》:“隨皓腕以徐轉,發(fā)惠風之微寒。”宋王安石《江寧夾口五首》之一:“江清日暖蘆花轉,恰似春風柳絮時。”
(9)避。《管子·法法》:“引而使之,民不敢轉其力。”尹知章注:“轉,猶避也。”《荀子·修身》:“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楊倞注:“轉脫者,謂偷儒之人茍求免於事之義。”
(10)翻,成幾何積數(shù)地增加。《論衡·謝短》:“夫《周禮》六典,又六轉,六六三十六,三百六十。是以周官三百六十也。”
?遷調官職。《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太祖征吳,原從行,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邴原別傳》:“於是乃轉五官長史。”《晉書·李密傳》:“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而為丞茲邑。”
?纏繞。宋俞琰《席上腐談》卷上:“韓退之《元和聖德詩》云:‘以紅帕首。’葢以紅綃轉其頭,即今之抹額也。帕首、撲頭本只是一物,今分為二物。”
?婉轉。《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趙簡子夢童子臝而轉以歌。”杜預注:“轉,宛轉也。”《鹽鐵論·相刺》:“善聲而不知轉,未可為能歌也。”《西遊記》第十七回:“臨堤緑柳轉黃鸝,傍岸夭桃翻粉蝶。”
?念誦。唐玄宗《令天下諸觀轉本際經詔》:“令天下諸觀轉本際仙經。”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寺塔記上》:“素公不出院,轉《法華經》三萬七千部。”《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一引《宣室志·蕭昕》:“三藏轉咒,震舌呼祝。”
?賣,轉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司馬貞索隱引王肅云:“廢舉,謂買賤賣貴也;轉貨,謂隨時轉貨以殖其資也。”《儒林外史》第二十回:“現(xiàn)今這房子轉的出四十兩銀子……竟託書店裏人把房子轉了,拿了銀子回來。”
?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見等傳給另一方。如:轉送;轉交;轉達;轉播。《漢書·高帝紀》:“漢王下令,軍士不幸死者,吏為衣衾棺歛,轉送其家。”顔師古注:“轉,傳送也。”《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牛老先斟了一杯酒,奠了天地,再滿滿斟了一杯,捧在手裏,請卜老轉上。”魯迅《書信·致曹靖華(一九三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掛號寄書店轉弟收,可無慮。”
?載柩車。黃侃《聲韻略説》:“《既夕》注:載柩車。《周禮》謂之蜃車,《雜記》謂之團。或作輇,或作轉,聲讀皆相附耳。”
?書法術語。指用筆圓轉回旋。明張紳《書法通釋·執(zhí)使篇第三》:“翰林密論十二種隱筆法:遲、疾、順、逆、澀、倒、轉、渦、提、啄、罨、趯。”
?舊時詩文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元范梈《詩法》:“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魯迅《二心集·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前清的八股文,原是‘進學’做官的工具,只要能做‘起承轉合’,借以進了‘秀才舉人’,便可丟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用不到它了。”
?量詞。1.道家煉丹的次數(shù)叫轉。《抱樸子·內篇·金丹》:“九轉之丹。”宋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2.勛位每升一級叫一轉。《古詩·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新唐書·太宗紀》:“乙巳,贈戰(zhàn)亡將士官三轉。”《宋史·理宗紀》:“丙辰,安豐軍統(tǒng)領陳友直以王家堈戰(zhàn)功,與官兩轉。”
?副詞。1.反而,反倒。《詩·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孔穎達疏:“汝何更棄我乎?”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幽賞未已,高談轉清。”清吳藻《虞美人》:“池塘春早總模糊,轉覺今宵有夢不如無。”2.漸漸;更加。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轉,猶浸也。”晉陶潛《搜神後記》卷六:“(王戎)忽見空中有一異物如鳥,熟視轉大。”《宋書·王景文傳》:“吾踰忝轉深,足以致謗。”清阮元《疇人傳·時曰淳》:“題以‘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yǎng)轉深沉’十四字。”
?姓。《萬姓統(tǒng)譜·銑韻》:“轉,見《姓苑》。”
(二)zhuàn 《廣韻》知戀切,去線知。元部。
(1)裝衣服甲胄的袋子。《篇海類編·器用類·車部》:“轉,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將及楚師,而後從之。乘皆踞轉而鼓琴。”杜預注:“轉,衣裝。”阮元校勘記:“杜意謂轉即縳之叚借字。縳,直轉反,即衣裝之義也。”
(2)周到,周全。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我已都用銀子買轉了,這衙門以外的事,不要你費心。”魯迅《書信·致何伯濤(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近來因為生病,又為生活計,須譯著賣錢,許多事情都顧不轉了。”
(3)旋轉。如:轉動;輪子轉得很快;轉臺;轉子。《隋書·藝術傳·耿詢》:“詢創(chuàng)意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闇室中,使智寶外候天時,合如符契。”唐韓愈等《遠遊聯(lián)句》:“別腸車輪轉,一日一萬周。”蕭三《三個(上海的)搖籃歌》:“機器輪子團團轉,一根粗大皮帶條。”
(4)繞著某物移動、打轉。如:轉來轉去。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論去到哪一村,婦女們的眼睛都跟著他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八章:“我們游擊隊就靠著這兩只腳和敵人轉圈圈呀!”
(5)游覽;轉游。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八章:“公園關了門,只好去轉文殊院。”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有些人可以到工廠農村去看一看,轉一轉,這叫‘走馬看花’,總比不走不看好。”
(6)量詞。相當于“回”、“次”。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三部:“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轉,鐵石的心兒也變軟。”
(7)通“專(zhuān)”。統(tǒng)領。《漢書·燕王劉澤傳》:“燕王北定代、雲中,轉胡衆(zhòng)入蕭關。”王念孫雜志:“轉字師古無音。念孫案:轉讀為專,專謂統(tǒng)領之也。《史記》作摶。《索隱》曰摶音專,專謂專統(tǒng)領胡兵……專、摶、轉,聲相近,故專又通作轉。”
(三)zhuǎi
轉文,說話不用口語而用文言,以顯示有學問。如:說大白話不行嘛,何必轉呢!
「轉」?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工具書
影印版
備注
文字版
漢語大字典
第3789頁
第2字 第6卷
中華字海
第1364頁
第44字
漢語大詞典
第13831頁
第9卷 1314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第1707頁 第1709頁 第1711頁
字 源
第1252頁
中華大字典
第2411頁
第25字
康熙字典 (內府)
第2990頁
第5字
文字版
康熙字典 (同文)
第1248頁
第17字
文字版
康熙字典 (標點)
第1230頁
第22字
異體字
轉      転 詳情
說文解字注
第2908頁
文字版
說文解字 (陳刻本)
第592頁
文字版
說文解字 (孫刻本)
第497頁
說文解字 (日藏本)
第489頁
左欄
說文解字 (汲古閣)
第945頁
文字版
說文系傳
第1092頁
文字版
說文解字句讀
第2088頁
說文通訓定聲
第3033頁
說文解字義證
第5041頁
下翻1到3頁
字形演變
 詳情
說文解字今釋
第2075頁
下載《漢字寶典》離線查詢,支持部件查字和反查,反查就是根據解釋查字。完美顯示所有漢字,無亂碼。
瀏覽器滾動條滾動到底,即可顯示剩下的工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