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屬龍名人偉人排行榜(歷史屬龍的名人和偉人有哪些)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屬龍的中國名人 › 中國屬龍名人偉人排行榜(歷史屬龍的名人和偉人有哪些) |
龍氏的名人有哪些 龍伯和:或稱共伯和,皋陶后裔,西周周厲王亂政,周人擁立共伯和為王,史稱共和行政,十四年后歸政于周宣王,稱共伯或龍伯。 龍子:春秋時學者,孟子引以為先賢,于《孟子》一書中多處引用其言論主張。 龍叔:戰(zhàn)國時道家人物,見于《列子》。 龍賈: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魏惠王時期臨危受命,出任大將軍。 龍且:秦末楚人,項羽帳下猛將,后與韓信作戰(zhàn)時,輕敵中伏而亡。 龍德:西漢梁(今河南商丘南)人,琴師,官至侍中。 龍伯高:東漢京兆郡人(原籍河南、山西一帶),名述。有賢名,光武帝聞而擢零陵太守,食兩千石。 龍敏:五代人,字欲訥,于后唐官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龍景昭:北宋四川人,少有武勇,于后蜀任施州刺史,后歸宋,宋太祖授永州刺史,官至右千牛衛(wèi)將軍。 龍鐲:北宋人,宋初任間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當?shù)匕傩绽L《來鶴圖》頌其德。 龍海清:北宋人,哲宗癸酉科中進士,任光祿大夫,瓊崖宣慰使,瓊州總鎮(zhèn),世襲千戶候。帶領(lǐng)大批文士進入海南,海南自此大治。 龍禹官:北宋人,字相丞。著名宋朝將領(lǐng)。北宋元豐四年被封為南昌節(jié)度使。又封為湖南安撫招討使,平定楚苗之亂。病故營中,追封為平南侯,謚忠武,并賜“湖湘世家”稱號。 龍禹甸:北宋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官至陜西太守。龍禹官之弟。 龍章:宋代人,畫家,善畫虎兔。 龍伯康:北宋靖康年間人,時人謂之狂生,《宋稗類鈔》載其為豪俠、魁奇之士,好酒喜謔,旁若無人。 龍大淵:南宋人,官至寧武軍節(jié)度使、浙東總管。 龍仁夫:元代江西人,有“清華才子”的美譽,著有《周易傳》一書。 龍受政:明朝湖南人,永樂年間武將,征蠻有功,封武略將軍。 龍慶云:明朝湖南人,隆慶年間進士,官至蘇州、龍安知府。 龍文明:明朝湖南人,萬歷年間進士,曾任萊州知府,官至山東按察使。 龍汝藎:明朝湖南人,字委生,進士,官至萊州知府,冊封中憲大夫。 龍誥:明朝湖南攸縣人,正德三年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著有《東洲奏議》等。 龍大有:明朝湖南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龍炎:明朝湖廣武陵人,正德三年進士,官至刑部主事。 龍德謙:明朝湖南人,進士,官至平東知府。 龍光:明朝湖南長沙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官至山東布政使。 龍翔宵:明朝湖廣武陵人,曾任南京戶部郎中,官至程番知府。 龍膺:明朝湖廣武陵人,神宗萬歷八年進士,官至太常寺正卿。 龍遇奇:明朝江西人。神宗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殿試三甲,任揚州,兩淮巡按,官至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為官清正廉直。 龍起雷:明朝貴州人。神宗萬歷十七年進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少卿。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他與弟龍起春、龍起淵俱有文名,時人并稱"三龍"。 龍晉:明朝人,任吉水御史,左遷為尹。嘉定之吳淞大江,淤塞百年,民受其患,龍晉率眾人開支河五百余處,利及旁縣,民號曰“御史河”。 龍文光:明末廣西人,字中黃,“柳州八賢”之一。天啟二年壬戌科進士,祟禎元年入京覲見皇帝,因考評卓異擢吏部主事,升郎中。 龍許保:苗族,明代貴州人,率眾起義與官軍對抗十余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后遭鎮(zhèn)壓,被俘遇害。 龍燮:清代安徽望江人,康熙年間進士,清代著名戲曲家,著有《瓊?cè)A夢》、《芙蓉城》等。 龍為霖:清代四川重慶人,康熙四十五年進士,歷官云南太和縣令、石屏知州、潮州知府。為官時懲奸邪、均徭役、興學設(shè)教,有惠政。 龍文彬:清代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間進士,《周易繹說》、《永懷堂詩文鈔》、《明會要》等為其所著。 龍啟瑞:清代廣西桂林人,道光年間狀元,歷任江西學政,官至江西布政使,著有《小學高注補正》、《經(jīng)德堂詩文集》等。 龍汝言:清代安徽桐城人,嘉慶年間狀元,后任內(nèi)閣中書,官至兵部員外郎。 龍應時:清代廣東順德人,舉進士,長于書法和詩歌,著有《天章閣詩鈔》。順德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均藏有他所作的行書作品。 龍廷槐:清代廣東順德人,舉進士,曾任翰林編修。后辭官歸鄉(xiāng),建有清暉園。 龍元任:清代廣東順德人,舉進士,官鈦事府庶子。能文章,工詩,又善書、畫,摹仿元賢皆逼肖。 龍元僖:道光廣東順德人,舉進士,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太常寺卿。 龍建章:清代廣東順德人,舉進士,歷任內(nèi)閣中書、戶部主事、郵傳部郎中。中華民國成立后,歷任郵傳局局長、貴州巡按使、交通總長。 龍湛霖:清代湖南人,舉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侍講、內(nèi)閣學士、刑部右侍郎,為光緒帝侍讀學士。于中法戰(zhàn)爭中,上疏極力主戰(zhàn),反復陳述和戰(zhàn)利害。后督學江西。 與龍有關(guān)的人物有那些白龍馬——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小白龍原來是西海龍王敖順殿下的三太子,名字叫敖玉。 西海龍王龍王三太子縱火燒了殿上玉帝賜的明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虧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幸免于難,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經(jīng)。 無奈他不識唐僧和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jīng)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于修成正果,取經(jīng)歸來,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后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屬龍的名人1、蒲松齡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1640年農(nóng)歷庚辰(龍)年,蒲松齡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 以后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chuàng)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2、紀曉嵐 紀曉嵐(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1724年農(nóng)歷甲辰(龍)年,紀曉嵐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jiān)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