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通用12篇)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屬豬和屬狗沖不沖相克 ›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通用12篇) |
養(yǎng)護工作總結
推薦度:
公路養(yǎng)護新春對聯(lián)
推薦度:
養(yǎng)護實施方案
推薦度:
小區(qū)綠化養(yǎng)護協(xié)議
推薦度:
養(yǎng)護工作年終總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標: 1、對種植活動感興趣,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遷移種草莓的經(jīng)驗,繼續(xù)學習栽種過程。 3、關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與記錄植物生長變化。 二、活動過程: 1、觀察大蒜,認識其外形特征。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大蒜) 師:請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樣的?有點像什么? 幼兒描述大蒜特征:白色的球狀,外面有皮,用簡單的詞語類比想象大蒜的外形特征。 提示: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大蒜是由多個小蒜瓣組成的,蒜瓣圍成了一個圓圈,每個蒜瓣都有白白的蒜根,尖尖的地方是蒜芽,用手輕輕一剝,大蒜的衣服就扯破。 師:請你們把大蒜掰開,看看是什么樣的?再數(shù)一數(shù)有幾瓣?豐富詞語“蒜瓣” 老師:你們吃過大蒜嗎?是什么味道?喜歡吃嗎?(讓幼兒知道吃大蒜可以預防很多疾病,如癌癥) 2、學習種植大蒜的方法。 (1)師:你會種大蒜嗎?我們種大蒜需要什么? 與幼兒一同討論并明確種大蒜的材料和工具等。 種大蒜的第一步是做什么事情? 我們先把一個個圓形的大蒜,剝成一個個小蒜瓣。 (2)再看第二步,大蒜哪頭朝下埋到土里? 蒜根朝下,蒜芽朝上 (3)師:怎么把大蒜種到土里呢?引導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想法。再看第三步,老師是怎么種大蒜的? 師:我們先把一個個圓形的大蒜,剝成一個個小蒜瓣,然后用小鏟子松松土,土松好后,拿起一個小蒜瓣,蒜根朝下,蒜芽朝上,將蒜瓣插進泥土里,蓋好土,最后給蒜瓣澆點水,就種好了。 幼兒觀察老師示范種大蒜的方法,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表達老師的種植方法。 3、嘗試種植大蒜。 老師播放“種大蒜”的兒歌錄音磁帶,幼兒嘗試種植大蒜,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正確種植蒜瓣。 老師:老師的大蒜種好了,現(xiàn)在,輪到小朋友們種大蒜了。 (1)幼兒自由種植大蒜,重點觀察幼兒是否將大蒜的尖頭朝上,并請幼兒按第三步給大蒜澆水,再將種好的大蒜端平擺在戶外的平臺上。 (2)師:大蒜長大后會是什么樣呢?種下的大蒜能長出葉子嗎?引導幼兒自由猜測,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結:蒜瓣就長出了綠芽,綠芽往土外鉆,綠芽長呀長呀,就長成了一顆大蒜苗。 老師:小朋友們種好大蒜后,把自己的名字貼到你種的大蒜盆上,以后就知道你種的大蒜在哪里了。 三、鞏固新知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會種大蒜了,你們能告訴老師是怎樣種大蒜的嗎? 四、結束活動 1、老師:小朋友們的大蒜種好了,讓我們慢慢等著大蒜長大吧!現(xiàn)在,我們要先收拾地上和桌子上的物品,要不然我們會被這些物品拌倒的。 五、延伸活動: 1、利用早晨入園、中午散步或離園前的時間,引導幼兒進行連續(xù)的觀察與照料,每個1―2天澆一次水,讓幼兒比一比,看一看,誰的大蒜先發(fā)芽,長得好。 2、等幼兒的大蒜葉已經(jīng)長的很長很長的時候,可帶領幼兒將長葉剪下,送到廚房做材料,讓幼兒品嘗勞動成果,體驗豐收的喜悅。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2一、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好奇、好問,樂于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優(yōu)越,網(wǎng)絡、電視等虛擬的世界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生活中,很多幼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少自己動手參加勞動。此活動,幼兒能夠通過動手種植,在觀察、實踐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種植的要領及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又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了解種植的過程與種子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2、幼兒能獨自種植,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并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體驗種植勞動帶來的快樂。 4、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 三、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空的容器(瓶子、花盆、飲料瓶等),做好標簽;各種農(nóng)作物(小麥、大豆、花生、玉米)種子若干。 2、活動前準備大盆的細碎土壤。 3、種子發(fā)芽的錄像。 4、活動前請家長引導幼兒了解種植的方法。 四、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種子發(fā)芽的錄像,引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小朋友,種子是怎么長大的?你覺得神奇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親自動手種植一盆植物,看看種子是怎樣發(fā)芽、長大的?(教師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回答,并及時的給予表揚) 2、調動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和幼兒一起討論種植的方法。 (1)引導幼兒互相討論,講述種子的種植過程。 教師提問:誰知道怎樣把種子種到瓶子里?種子種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經(jīng)驗,明確種植方法。 種植過程:在容器里放入三分之二的細碎土壤,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種子不能放得太多),再用細土將種子完全覆蓋,最后給種子澆適量的水(水要將容器內的土壤全部潤透)。 3、幼兒分組到盥洗室或適宜的場所進行種植活動,教師進行重點指導。 (1)教師引導幼兒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種植。 (2)教師引導幼兒在種植的過程當中思考:種子種在土壤的什么位置最合適?為什么?”(種子不能太深,太深發(fā)不了芽;也不能太淺,太淺會干si) (3)引導幼兒給種植好的植物插上標簽,選擇合適的地方放置,了解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教師提問:種子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助于它的成長?(窗臺上、植物角)為什么?”(這些地方空氣流通好,陽光充足,澆水方便) 4、分享交流――親親我的種植寶貝。 (1)教師組織幼兒分享種植后的感受。 (2)教師鼓勵幼兒給自己種植的作物取名字。 (3)教師引導幼兒對自己種植的寶貝說一句悄悄話,使幼兒對自己種植的寶貝日后的成長充滿期待。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六、活動延伸: 1、繪畫《咱們一起來種植》。 2、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記錄。 七、活動評析: 1、此教育活動符合大班幼兒樂于探索、樂于參加勞動、樂于親近大自然的現(xiàn)實需要,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2、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組織幼兒觀看植物生長過程的錄像,使其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通過強烈的視覺效應激發(fā)幼兒對種植活動的興趣。活動中以師幼討論的形式,根據(jù)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幼兒共同總結出種植的方法以及種子生長所需的基本條件,最后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感受種植的快樂。 3、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幼兒從理論到實踐,既了解了種子種植的方法和發(fā)芽的條件,又體驗到勞動的快樂。這個活動在后期的植物生長過程中,還蘊含著許多的教育價值,隨著種子不斷地成長,幼兒要對其進行細心地照顧,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幼兒的責任感,同時幼兒在此過程中,也就了解了植物生長的過程,并從中體驗到生命的神奇。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關注西紅柿的生長,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 2、學會區(qū)分生熟西紅柿。 3、樂意參加勞動,對勞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收拾整理好種植園地 2、西紅柿秧苗、鏟子、水桶。 3、《西紅柿生長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圍繞西紅柿談話,激發(fā)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師:"你吃過西紅柿嗎?你知道西紅柿長在哪里?"教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去栽西紅柿了,以后我們就可以吃自己種出來的西紅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紅柿嗎? 二、栽西紅柿將幼兒帶到種植園地 1、教師示范講解移栽西紅柿的方法。 2、幼兒勞動,教師參與指導。 3、為西紅柿澆水。 三、組織幼兒回活動室進行記錄 1、教師出示記錄表,講清要求。 2、幼兒進行記錄。 四、鋤草(西紅柿成活后進行) 1、引導幼兒認識雜草,學會從根、莖、葉的不同來區(qū)分雜草與西紅柿。 2、組織幼兒為西紅柿鋤草。(提醒幼兒不要弄斷西紅柿的枝和葉、不要弄臟衣服和鞋子) 五、采摘西紅柿。 1、引導幼兒觀察西紅柿的果實。 師:"西紅柿的果實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它們的顏色為什么不同?" 2、采摘西紅柿。 提醒幼兒要摘熟的西紅柿,別把生的西紅柿摘下來。 3、品嘗西紅柿。 將采摘下來的西紅柿帶到教室里清洗干凈。 師:"西紅柿有那幾種吃法?"(幼兒自由討論并交流)將西紅柿切成片狀讓幼兒品嘗, 師:"今天吃的西紅柿是誰種出來的?西紅柿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好吃嗎?" 記錄活動: 從移栽到收獲西紅柿的整個過程中,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將西紅柿在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記錄在《西紅柿生長記錄表》中。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該播種了。 2、了解春天農(nóng)人的勞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帶領幼兒散步,觀察春季特征。 2、春天的圖片、PPT:農(nóng)民翻地播種、種子發(fā)芽過程、種子(適合春季播種的作物種子)、小鏟子、水壺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春天的圖片,讓幼兒判斷這是什么季節(jié)? 從哪兒看出來的?結合日常觀察說說春季特征。讓幼兒知道春天是溫暖的季節(jié),土地化凍了,萬物復蘇了。 2、看PPT一:了解春天的農(nóng)人在干什么。知道春天下雨了,土地濕潤了,該播種了。知道春天是個播種的季節(jié)。 3、看PPT二:了解種子的播種、發(fā)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激發(fā)幼兒種植的興趣。 4、教師利用種植園地,分批帶領幼兒進行播種活動。 師講解播種程序:先在地上挖個小坑,撒上幾顆種子,澆點水,再蓋上泥土。 5、教師提示幼兒記住自己種植的方位,過段時間后前往觀察種子是否發(fā)芽。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5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學習并嘗試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3、關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自己種植的大蒜。 活動準備: 1、大蒜若干 2、廢舊的小杯子、罐子 3、小鏟子、澆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大蒜頭。 師:“這是什么?大蒜頭長大后是什么樣呢?種下的蒜頭能長出葉子嗎?” 2、與幼兒共同討論,準備材料器具。 師:“我們種大蒜需要什么?” 與幼兒商量分工準備。 3、帶領幼兒種大蒜。 教師示范種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個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頭,將尖頭朝上,按進泥土,最后澆一點水。 4、幼兒動手嘗試,教師給與幫助與指導。重點觀察是否將大蒜頭尖頭朝上,并請幼兒種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6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參與種植活動并在活動中獲得愉快體驗。 2、在游戲中初步了解種植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鏟子、盤子、蘿卜種子、故事圖片。 2、經(jīng)驗準備:帶幼兒參觀過大班幼兒的種植活動,他們對大班幼兒洇地、種種子等種植過程獲得了感知經(jīng)驗,認識了相關的幾種種子,并對種植工具怎么使用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掌握種植過程的基本技能,如每個小坑之間要留一定的距離、每個坑里的種子撒得不要太多等。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口吻提問激發(fā)幼兒種植的興趣。 教師:聽,是誰在嗚嗚地哭呀?哦,是小種子在哭。種子寶寶你為什么哭呀?原來它們沒有房子住,所以很傷心。那我們小朋友該怎樣幫幫種子寶寶呀? 幼兒:我們給它蓋個房子。 教師:你們還記得故事中種子寶寶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嗎? 幼兒:像小鳥用的那樣(她指的是故事中小坑的樣子)。像給小螞蟻挖的洞那樣。 從孩子們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獲得的經(jīng)驗。他們的答案都來自種植活動前的經(jīng)驗準備。 教師:“對,種子寶寶的家就像一個小坑。”(教師出示圖片) 2、給種子寶寶蓋房子。 (1)帶著幼兒邊說兒歌《走在田埂上》邊走到本班種植園地的田埂間。 (2)給種子寶寶蓋房子(挖小坑)。 教師提出要求:用鏟子時要小心,不要碰到手;房子與房子之間不要離得太近。由于有了前期經(jīng)驗的鋪墊,孩子們已經(jīng)掌握了握鏟的要求。 3、請種子寶寶住新家。 教師:孩子們,咱們給種子寶寶蓋好了家,請種子寶寶搬到你蓋好的房子里吧,但是,一定要注意一間房子里不要住太多啊! 先挖好坑的幾名幼兒捏了好幾粒種子放到一個小坑里。老師看到了馬上用種子寶寶的口吻說:“哎呦,太擠了,太擠了,我們想4個好朋友住在一起,再給我們蓋問新房吧!” 4、給種子寶寶蓋被子。 教師:種子寶寶說他們有點冷,想請我們幫他們蓋上被子吧! “請小朋友輕輕蓋,再用小手幫它按一按,把被子蓋嚴了。”教師又引導幼兒將土踏平。 5、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給種子寶寶蓋了房子,讓它們住進了新家,還給他們蓋了被子,它們可以安心地住在里面了。它們都說,謝謝小朋友,希望過幾天來看看我們,我們會伸出頭來的。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7活動目標: 1、探索剝石榴的方法,感知石榴的特征。 2、通過觀察、統(tǒng)計的方式認識石榴樹和石榴花。 3、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喜歡種植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石榴若干盤、統(tǒng)計表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瞧!這位是秋姑娘。我們一起來跟秋姑娘打聲招呼吧! 今天秋姑娘開PARTY,她會送給每位小朋友一個秋天的水果。我們通過一個謎語來猜一猜是什么?(黃瓷瓶,口兒小, 打破瓷瓶口, 挖出紅珠寶。) (幼兒在謎語猜想中,感受石榴的樣子,說說、猜猜、看看過程中掌握石榴的特征。) (2)師:你們拿到的禮物是什么呀?(石榴)那我們一起來嘗嘗吧! 二、認識石榴,探索剝開石榴的方法。 (1)師:我們怎么打開這個石榴呢?(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幼兒討論)(幼兒通過討論后,進行了兩次打開石榴的探索,先從旁邊打開,發(fā)現(xiàn)很困難。有孩子就想到謎語出現(xiàn)的“打破瓷瓶口, 挖出紅珠寶。”根據(jù)這一線索,孩子們進行了第二次探索,從小口處,使勁用大拇指掰,發(fā)現(xiàn)也是很難打開。這時候,有小朋友提議用刀子切開,一提出,小朋友都紛紛表示同意。) (2)師:小朋友說用刀子打開這個方法也不錯!那我們先打開哪里呢?(幼兒再一次進行探索討論。 師:輕輕地打開石榴,里面住著石榴寶寶它長的什么樣子呀,數(shù)一數(shù)里面住著幾個石榴寶寶? (3)嘗一嘗是什么味道的呢?剩下的籽是什么樣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總結:一顆石榴外面有軟軟的的石榴衣服,里面有好多石榴米,紅紅的石榴是甜甜的,穿著一件紅衣服,里面還有一粒籽,可以用來作種子。 (幼兒通過探索把石榴打開時候,看到了自然形成的花形非常興奮,也提要到了探索后的成果。) 三、認識石榴樹和石榴花。 (1)師:石榴我們都品嘗過了,那么好吃的石榴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幼兒園里面有一棵石榴樹上面還開著石榴花,花是橘紅色的。 (2)師:這里有一張表,小朋友。小朋友象個科學家那樣去找一找、看一看,把自己觀察到的記錄下來,等會上來講一講,開始行動吧! (當帶領幼兒看到石榴花的時候,感到非常高興,孩子們從葉子部分開始觀察仔細,到石榴花的樣子等,又進行一次“小科學家”一樣的探索。) (3)探索記錄 四、用語言表述自己看到的石榴花和石榴樹。 五、延伸: 石榴的作用石榴的作用 1、防治口臭 2、止瀉殺菌 3、生津止渴 4、美化肌膚 吃石榴有這么多的好處,明年我們也來種一種!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8活動目標: 1、 對種植活動感興趣,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 遷移種草莓的經(jīng)驗,繼續(xù)學習栽種過程。 3、 關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與記錄植物生長變化。 活動準備: 1、 瓜秧若干種(菜瓜秧、甜瓜秧、香瓜秧等)。 2、 整理好地塊 3、 小鏟、水壺等。 4、 設計記錄表,甜瓜、香瓜等圖片。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常見瓜 教師出示瓜的圖片,“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是什么瓜?你吃過嗎?” 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瓜的味道。(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等) 2、 幼兒共同回憶栽種草莓的經(jīng)驗,觀察并初步嘗試種瓜活動。 “你們栽過草莓嗎?是怎樣栽的?” “瓜秧怎樣栽呢?”教師示范重點: (1)強調瓜秧非常嬌嫩,要輕拿輕放。 (2)栽瓜過程:先用鏟將土挖一個坑,然后將瓜秧輕輕地放進去,再在四周圍圍上細碎的土。 “瓜秧栽到土里還要做什么?”教師組織幼兒開展?jié)菜顒印?/p>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進行日常觀察、照料與記錄活動。 教師利用早晨入園、中午散步等時間引導幼兒進行連續(xù)的觀察與照料、記錄瓜秧的生長變化過程。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讓幼兒初步學會用點種法種植的種植活動,通過活動我感覺到這對與小班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雖然活動中幼兒對這一種植活動非常的感興趣,都樂意參與種植洋花蘿卜,但是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在家樣樣事情都是家長包辦,所以動手能力非常的差。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幼兒們初步學會了用點種法種植洋花蘿卜了,幼兒們也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種植的快樂。 通過這一活動讓我感受到平時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應多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中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為幼兒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9【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溫室種植技術可以讓人們吃到不同季節(jié)的蔬菜。 2、激發(fā)幼兒對蔬菜培植新技術的關注,有興趣嘗試小實驗。 【活動準備】 ppt(菜場、溫室的有關資料和各種溫室中生長的蔬菜圖片)、塑料筐(里面有泥土)、細條有機板、保鮮膜等。 【活動過程】 一、菜場里蔬菜真多呀。 引導語:前幾天我們逛過菜場,菜場里蔬菜怎么樣?(又多又新鮮)讓我們用歌聲來唱一唱吧。(ppt菜場圖片、插入音樂) 1、歌曲《菜場》引入:菜場里的蔬菜真多呀! 2、說說:在菜場里還有些什么菜?(幼兒很快地說出各種蔬菜名稱) (幼兒根據(jù)參觀過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交流) 二、張奶奶買菜。 過渡語:我們的菜場可真熱鬧,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可是早上我遇見鄰居家的張奶奶卻空著菜籃子滿臉不高興地回家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1、故事:張奶奶買菜。 原來張奶奶剛從很遠的農(nóng)村來到這里,她說在他們老家的田里現(xiàn)在就種著蘿卜、白菜、青菜等冬天生長的蔬菜,可是這里的菜場卻和他們老家不一樣。(故事講述前半部分……) 2、討論:張奶奶的想法對嗎?為什么我們的菜場里會有不同季節(jié)的蔬菜呢?讓我們和張奶奶一起去了解了解科學的蔬菜種植技術好嗎? (幼兒根據(jù)自己之前的調查進行交流) 三、溫室種植蔬菜多。 1、介紹溫室栽培的知識(通過ppt圖片,向幼兒簡單介紹溫室栽培的技術) (農(nóng)業(yè)溫室分玻璃溫室和塑料大棚兩種,可以人工調節(jié)溫度和濕度。主要用于蔬菜的超季節(jié)栽培,使冬春兩季也能生產(chǎn)供應。是一種在室內不加熱的溫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jié),也只依靠太陽光來維持室內一定的溫度水平,以滿足蔬菜作物生長的需要。) 2、嘗試制作簡易小暖棚。(小組合作) 3、小結:現(xiàn)在除了在溫室里種蔬菜外,農(nóng)業(yè)科學家們還利用溫暖地區(qū)的氣候和山區(qū)的立體氣候資源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4、溫室種植蔬菜多又多(ppt觀看各種溫室中生長的蔬菜圖片) 四、張奶奶的菜籃子滿了。 引導語:現(xiàn)在張奶奶知道了原來這些反季節(jié)的蔬菜是通過這些科學種植的方法種出來的,一樣新鮮又有營養(yǎng)。讓我們陪著張奶奶再去一次菜場,買菜去咯!再次演唱歌曲《菜場》。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10設計意圖: 播種的季節(jié)到了,農(nóng)民伯伯在菜地里忙著移栽各種瓜秧。我們大班年級組的幼兒也沒閑著,他們也在自己的種植園地里忙著移栽秧苗。這不,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帶來了一株株西紅柿秧苗準備親手栽下去呢! 目標: 1、關注西紅柿的生長,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愿意連續(xù)觀察自己種植的西紅柿。 2、樂意參加勞動,對勞動感興趣。 準備: 1、收拾整理好種植園地 2、西紅柿秧苗、鏟子、盆。 3、《西紅柿生長記錄表》。 過程: 一、引導幼兒圍繞西紅柿談話,激發(fā)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師:“你吃過西紅柿嗎?你知道西紅柿長在哪里?” 教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去栽西紅柿了,以后我們就可以吃自己種出來的西紅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紅柿嗎? 二、栽西紅柿 將幼兒帶到種植園地 1、教師示范講解移栽西紅柿的方法。 2、幼兒勞動,教師參與指導。 3、為西紅柿澆水。 三、組織幼兒回活動室進行記錄 1、師出示記錄表,講清要求。 2、幼兒進行記錄。 把移栽西紅柿的整個過程中,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在《西紅柿生長記錄表》中。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11一、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知道寫植物要善與觀察它的莖、葉、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點,然后準確、生動地寫下來,《習作3?寫一種植物》。 2、能按“作業(yè)”的要求有目的、有側重地觀察一種植物,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點。 3、學習“例文”寫作方法,寫一篇介紹自己所觀察過的植物的主要部分,突出主要特點,并注意與其他植物的區(qū)別。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點 難點:寫清植物的主要部分的特點及與其他植物的區(qū)別 三、教前準備 請你自己觀察一植物,然后把所獲得的有關內容填寫在下面的表中。 觀察記錄表 植物名稱;年月日 觀察對象顏色發(fā)現(xiàn)什形狀么特點氣味味道像什么莖葉花果根 四、教學過程 1、揭題;今天我們來學寫一種植物。 2、學習例文 (1)出示桑樹,圖文結合,自讀例文 (2)思考: 小作者是從幾個部分寫桑樹的? 他是怎樣介紹各個部分的特點的? 3、四人小組交流,匯報學習情況 教師及時板書: 葉子:大、翠綠、鮮亮 果實:顏色變化 生命:葉子生長較快 4、教師歸納小結 要點:莖、葉、花、果,可介紹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給人的感覺等。 順序:觀察有序,突出重點。 5、交流觀察記錄表 指名匯報,如實敘述 加以想象,展開敘述 6、動手試作 (1)出示要求:觀察一種植物,看看他的莖(或干)、葉、花(或果實)有什么特點,先想想,再仿照例文寫下來。 (2)編寫提綱,完成習作 (3)自改、互改,直到滿意為止 7、認真謄寫 《習作3?寫一種植物》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 篇12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長過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營養(yǎng)。 2、學習給兩種豆芽進行分類并品嘗豆芽,養(yǎng)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3、通過幼兒自己親自種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種植方法,培養(yǎng)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興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重難點: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黃豆芽,綠豆芽若干,小臉盆,每人一個,人手一把小鏟子,黃豆種,綠豆種若干。 2、多媒體課件。 3、燒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演示畫面“豆芽寶寶在跳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請小朋友幫豆芽寶寶洗澡,提醒幼兒一邊洗一邊仔細觀察豆芽寶寶是什么樣子的? 提問:“你洗的豆芽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講述,老師出示電腦畫面,幫助幼兒了解黃豆芽和綠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請幼兒把臉盆里的黃豆芽和綠豆芽分在兩個點心盆里,然后送它們回家,邊送邊說:“黃(綠)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了解豆芽的生長過程。 提問:“你知道豆芽寶寶是怎樣長出來的嗎?“幼兒自由回答 演示電腦畫面,讓幼兒了解豆芽的生長過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們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燒好的豆芽,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讓幼兒知道豆芽是有營養(yǎng)的,要多吃豆芽。 (五)師幼合作種豆芽。 教師帶領幼兒到自然角種豆芽。 小百科:豆芽,也稱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銀芽、銀針、銀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種谷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品種豐富,營養(yǎng)全面,是常見的蔬菜。 【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勞動課種植養(yǎng)護教案(精選10篇)05-05 種子種植勞動課教案(通用6篇)05-05 種植蔬菜勞動課教案(通用5篇)05-05 勞動課大蒜種植教案(通用5篇)05-06 勞動課蔬菜種植教案(通用6篇)05-05 關于種植的勞動課教案(通用15篇)05-18 管理種植園勞動課教案(精選5篇)05-05 智慧種植的勞動課教案(精選6篇)05-06 幼兒園小班勞動課種植教案(精選7篇)05-05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wǎng)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