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9plqc"><label id="9plqc"></label></kbd>

        <th id="9plqc"></th>
        1. <center id="9plqc"><video id="9plqc"></video></center>
          <sub id="9plqc"><form id="9plqc"><pre id="9plqc"></pre></form></sub>
          <nav id="9plqc"><form id="9plqc"><legend id="9plqc"></legend></form></nav>
          洛陽伽藍(lán)記原文及翻譯 卷四 城西 作者:楊衒之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屬蛇今日財神方位打牌最好的方位 洛陽伽藍(lán)記原文及翻譯 卷四 城西 作者: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原文及翻譯 卷四 城西 作者:楊衒之

          2024-06-10 00:18| 來源: 網(wǎng)絡(luò)整理| 查看: 265

          【譯文】

          城西有一座沖覺寺,是太傅清河王元懌施舍宅邸設(shè)立的,就在西明門外一里的御道北側(cè)。元懌在宗室親王中最為有名,世宗與他尤其友愛超過其他兄弟。延長四年世宗去世,元懌和高陽王元雍、廣平王元懷一起接受皇帝的遺詔輔佐年幼的孝明帝。當(dāng)時孝明帝年僅六歲,胡靈太后代理國政,因為元懌道德高尚行為端正因此政事無論巨細(xì)都向他咨詢。因此在熙平、神龜年間一時權(quán)傾朝野,家宅規(guī)模宏大甚至超過了高陽王。園子西北有樓閣比凌云臺還高,登樓俯瞰皇宮街市,可以便覽整個京城全貌。就像古詩十九首中所說:“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那樣。樓下有儒林館、延賓堂,外形規(guī)格都和清暑殿一樣,土堆的假山、臨池的釣魚臺,都看成當(dāng)世第一。傾斜的山峰與窗戶錯落掩映,曲折的池沼環(huán)繞屋子。飛蟲在樹叢里嚶嚶叫著,花朵芍藥在臺階草叢里綻放。元懌愛護(hù)人才重視文學(xué),海內(nèi)外的才華之人無不爭相前來,府中的幕僚佐使也都選擇的是才俊人士。等到清晨時分,登上南臺極目遠(yuǎn)眺,在臺上擺設(shè)珍饈宴席,席間琴瑟笙簫奏起音樂,酒杯里是芬芳田郁的美酒,席位上坐滿了佳賓,這副情景應(yīng)該然漢代梁孝王都為自己在兔園游覽、陳思王曹植為在銅雀臺的宴會而感到慚愧吧。正光初年,元乂秉持國政,將胡太后幽禁在后宮,在門下省將元懌殺害。等到孝昌元年,太后發(fā)動政變重新執(zhí)政,追贈元懌為太子太師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賜予黃鉞、九旒、鸞輅、黃屋左纛、辒辌車、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賁班劍侍衛(wèi)百人、挽歌二部,葬禮的規(guī)格按照晉武帝司馬炎安葬叔祖安平王司馬孚舊例,謚號為文獻(xiàn)。在建始殿圖繪畫元懌的畫像。提拔元懌曾經(jīng)的屬官,曾反復(fù)為元懌伸冤奔走的清河國令韓子熙擔(dān)任黃門侍郎。轉(zhuǎn)封清河國三卿為執(zhí)戟者,上述優(yōu)遇規(guī)格可以說是最近以來從未有過的。另外,為了給元懌追福,建筑和瑤光寺塔差不多的五層佛塔一座。

          宣忠寺是侍中司州牧城陽王元徽所建立的,在西陽門外一里遠(yuǎn)的御道南側(cè)。永安年間,北海王元顥帶兵進(jìn)入洛陽,莊帝被迫向北逃亡,其他諸王都懷著觀望的態(tài)度,只有元徽獨自追隨莊帝逃到長子城。爾朱榮帶兵討伐北海王時兩軍在河橋?qū)χ牛瑒儇?fù)未定時元徽對天祈禱,如果能夠重回洛陽就施舍宅院建立廟宇。等到北海王勢力失敗國家重興,于是元徽一如其言。

          永安末年,莊帝謀劃殺死爾朱榮,恐怕謀事不成于是向元徽請教。元徽說:“號稱皇后生了太子,爾朱榮就一定會來的,乘機(jī)就可以弄死他。”莊帝說:“皇后懷孕還不到十個月,現(xiàn)在才第九個月,這樣成嗎?”元徽說:“婦女生孩子,有時間偏長的,也有月份不夠的,一點不奇怪。”皇帝采納了他的主意,于是宣稱誕生了太子,派人騎快馬送詔書到太原王府上報告說:“皇帝繼承人誕生了。”正好爾朱榮與上黨王元天穆正在玩色子,元徽摘下爾朱榮的帽子,轉(zhuǎn)著彎跳舞。元徽一向頗有城府,喜怒不大表現(xiàn)在臉上。現(xiàn)在又在屋內(nèi)外高興地喊著于是爾朱榮相信了他,與元天穆一起入朝。莊帝聽說爾朱榮來,不覺顏面失色。中書舍人溫子升提醒:“陛下神色不對。”莊帝于是拿酒來喝了好幾口,然后按計劃行事。爾朱榮、元天穆被殺后,皇帝任命元徽為太師司馬,其他官爵不變,負(fù)責(zé)統(tǒng)領(lǐng)禁軍深受重托。等到爾朱兆活捉莊帝,元逃亡投奔了前洛陽令寇祖仁。寇祖仁家多人擔(dān)任刺史,先前則都是元徽手下部將,頗有舊恩所以才前去投奔。然而寇祖仁對兒子兄弟等說:“聽說爾朱兆懸賞很豐厚通緝城陽王,抓到的人可以封千戶侯。今日我家的富貴來了!”于是殺死元徽把尸體進(jìn)獻(xiàn)給爾朱兆。元徽剛剛投奔寇祖仁家時,還帶了黃金一百斤、良馬五十匹,寇祖仁貪婪像將財物據(jù)為己有所以殺死了他,將所得的金馬,在較親近的親戚間平分,看來古人所說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真是沒錯啊!爾朱兆得了元徽的頭顱,但并不兌現(xiàn)諾言重賞寇祖仁。某天爾朱兆忽然夢見元徽說:“我有黃金二百斤、馬一百匹,都在寇祖仁家,你可以去拿來。”爾朱兆睡醒了,就開始盤算“城陽王地位頗高俸祿豐厚,也從來沒聽說過他清廉貧窮,但是我曾去抄他的家沒有多少金銀,這個夢很可能是真的。”第二天早上起來,突然找來寇祖仁,讓他把金馬叫出來。寇祖仁以為是有人告密,于是老老實實招供說:“確實得到黃金一百斤,馬五十匹。”爾朱兆懷疑他有所保留,按照夢里的數(shù)目索要。寇祖仁一族原先有金三十斤,馬三十匹,全都交給爾朱兆,但還是不夠數(shù)。爾朱兆于是勃然大怒,將寇祖仁綁起來大石頭綁在腳上人吊在高高的樹上,狠狠地用鞭子抽打致死。當(dāng)時人都說這就是現(xiàn)世報。楊衒之說:“積德行善的人家,一定會有好事,干壞事的人家各種倒霉事情都會到來。寇祖仁忘恩負(fù)義貪財殺害元徽,元徽就在夢中增加金馬的數(shù)目,假借爾朱兆的手來殺寇祖仁。使他身體備受痛苦家族一貧如洗,和過去歷史上魏其侯竇嬰鞭笞田蚡,前秦君主苻堅刀刺姚萇何其相似啊!”

          宣忠寺東邊有個王典御寺,是宦官王桃湯所設(shè)立的。當(dāng)時閹官一般捐資設(shè)立的寺廟都是尼姑庵,只有王桃湯建的是和尚廟,世人都夸贊他是個敢為人先的英雄。門前有三層佛塔一座,建筑工藝精巧超過了昭義寺。在宦官建立的寺廟中最為精妙。到了六齋之日,也經(jīng)常擊鼓奏樂表演歌舞。

          白馬寺是漢明帝設(shè)立的,真是佛教傳入中國的源頭。寺院在西陽門外三里遠(yuǎn)的御道南側(cè)。當(dāng)時漢明帝夢見金色的神像身高一丈六,腦后有日月神光,胡人稱之為佛。派遣使者到西域求取于是得到了佛經(jīng)佛像。當(dāng)時白馬馱著佛經(jīng)而來,因此命名為白馬寺。明帝駕崩后在自己的陵墓上建立了佛堂,自此之后百姓的墳?zāi)股弦捕加薪ㄔ煨∷K轮醒b佛經(jīng)的盒子至今還在,燒香供養(yǎng)。盒子時不時大放光明照耀整個屋子,因此出家、在家人士都向它行禮敬奉,就像瞻仰佛祖真容一樣。白馬寺前的沙果樹與葡萄都和別處不同,枝葉繁茂果實碩大。沙果果實重達(dá)七斤,葡萄果實比棗大,而且味道特別好整個京城第一。皇上等到果實熟了的時候常到寺中取來,有的又賜給宮里人。宮里人獲賜后又有轉(zhuǎn)贈給親戚的,都覺得是難得的珍奇,得到的人也不敢馬上就吃,于是常常轉(zhuǎn)贈很多家。京城人說:“白馬寺的甜果子,一顆價值超過一頭牛。”

          有和尚寶某人,也不知道老家是哪兒的。雖然外貌丑陋但是心思聰明通達(dá),對于過去未來之事可以預(yù)測。說的話就像讖語一樣當(dāng)時難以解釋,事后又發(fā)現(xiàn)十分靈驗。胡太后聽說后向他詢問政事,寶某人說:“拿著粟米和雞叫朱朱來。”當(dāng)時人不明白怎么回事。等到建義元年,太后被爾朱榮殺害,才領(lǐng)悟到他的話靈驗。

          當(dāng)時還有洛陽人趙法和請求占卜說:“能不能獲得官爵?”寶某人回答:“大竹箭,不用動物羽毛。東廂的屋子,趕緊蓋起來。”當(dāng)時也沒人明白他啥意思,十幾天后,趙法和的父親去世。原來大竹箭的意思就是父親去世后孝子所用的苴杖;東廂的屋子指的是守孝時居住的倚廬。后來寶某人又寫了佛教歌謠《十二辰歌》。

          寶光寺在西陽門外的御道北側(cè)。有三層佛塔一座,下部是石制底座外形規(guī)格都十分古樸,刻畫雕刻工藝手法。隱士趙逸看了嘆息道:“晉朝的石塔寺現(xiàn)在變成寶光寺了啊!”人們詢問緣由,趙逸說:“晉朝的四十二座寺廟全都湮滅了,唯獨這座寺廟還在。”指著園中一個地方說:“這是浴室,向前五步遠(yuǎn)應(yīng)該有一口井。”眾和尚向下挖,果然發(fā)現(xiàn)了房屋和水井的遺跡。水井雖然已經(jīng)被填塞,但磚石砌成的井口還是原樣,浴堂下面還有幾十塊石頭。當(dāng)時此處已經(jīng)是地面平曠,果樹蔬菜郁郁蔥蔥完全看不出舊日的痕跡,人們無不嘆惋。園內(nèi)有一個叫“咸池”的池塘,蘆葦遮住岸邊、菱角荷花覆蓋水面,青松翠竹在旁邊郁郁成列。京城讀書人每到天氣好的日子趕上休息日放假,就呼朋引伴來寺廟游玩,轟隆隆的馬車前后相接,車上這樣的羽毛傘蓋成片。有的在林子里泉水邊擺酒,在花圃內(nèi)吟詩作對,采折蓮藕品嘗瓜果,興味十足。普泰末年,雍州刺史隴西王爾朱天光在這里屯駐兵馬,沒多久寺大門都崩壞了,爾朱天光看了心中不樂。就在同一年,爾朱天光與高歡交戰(zhàn)戰(zhàn)敗,在東市被處死。

          法云寺是西域烏場國的外國和尚曇摩羅所設(shè)立的。位置就在寶光寺西邊,只隔著一堵墻而且大門并列。摩羅聰明有慧根,精研佛法,來到中國后又通曉中文語言和書寫,凡是他所學(xué)的東西,無不精通領(lǐng)悟,因此無論僧人俗人不分貴賤都頗為仰慕他。建立寺廟一座,建筑工藝規(guī)格都十分精巧。其中佛殿僧房都按照西域的風(fēng)格裝飾,紅色素色各種色彩輝映,黃金玉石閃耀光芒。

          寺院中佛像十分逼真,仿佛是佛在鹿野苑中的丈六真身;護(hù)法神光彩壯麗,像是金剛力士在佛涅槃的雙林之地護(hù)法。寺院里面,花木果實郁郁蔥蔥,芳香的青草鋪展蔓延,美好的樹木蓋住庭院。京城里喜好西域佛法的和尚們都來向摩羅請教,戒律嚴(yán)整刻苦令人贊嘆。曇摩羅還擅長秘咒極為神驗,是我國所沒有的。能夠咒使枯死的樹木重生枝葉,咒使人變身成驢馬,見過的人無不大感恐怖。西域所帶來的佛祖舍利骨和佛牙經(jīng)像都保存在這座寺院里。

          寺的北邊有侍中尚書令臨淮王元彧的宅邸。元彧博覽群書,思路清晰能言善辯,儀態(tài)端正行為舉止平和。每到新年元旦上朝、萬國使者前來拜賀時,元彧頭戴裝飾有閃閃發(fā)光的金蟬的帽子,腰系珍寶玉石鑲嵌的玉帶,手拿笏板慢慢在復(fù)道上行走。圍觀的人都忘了疲勞,贊嘆欽服他的舉止儀容。元彧生性喜愛山水,又重視賓客人才。到了春風(fēng)吹拂的季節(jié),樹木萌發(fā)鮮花展開如錦繡,早晨在南館設(shè)宴,晚上到后園游覽。幕僚佐官成群,文士賓客滿座,絲竹桐琴演奏音樂,曲水流觴為戲,詩詞文章警句無不脫口而出。在座者都喝得十分盡興忘記憂愁之事,所以人們都認(rèn)為進(jìn)入元彧家就像榮登仙界一樣。荊州才子張裴裳寫了首五言詩,其中有比較出彩的句子這樣說道:“異林花共色,別樹鳥同聲。”元彧非常高興把蛟龍錦送給他,亦有的賓客得到了緋?緋綾。唯獨河?xùn)|人裴子明詩寫得不太好,被罰飲酒一石。裴子明喝了八斗倒頭睡著了,當(dāng)時人把他比喻為竹林七賢中的山濤。等到爾朱兆帶兵進(jìn)入京城,元彧被亂兵殺害,朝野上下為止悲痛惋惜。

          出西陽門外四里地遠(yuǎn)的御道南側(cè)有洛陽大市,周長約八里。市南邊有皇女臺,是東漢大將軍梁冀所建造的,目前遺跡還有五丈多高。景明年間,和尚道恒在上面蓋了靈仙寺。皇女臺西是河陽縣臺,臺東有侍中侯剛的宅邸。大市的西北有土山和魚池,也都是梁冀修造的,就是漢書所記載的:“采集黃土堆筑高山,十里遠(yuǎn)設(shè)置九個山坡,來模仿崤山兩峰的樣子。”

          洛陽大市東邊有通商里、達(dá)貨里,其中居住的人都心靈手巧從事屠宰販賣等行業(yè),十分有錢。其中有個叫劉寶的最為富有,他在各地的大城市都設(shè)立一處宅邸,且各養(yǎng)馬一匹,各地糧食食鹽價格高低,各種貨物行情都盡在掌握。全國大凡水路陸路可以通達(dá),人的行蹤可到的地方他都開有生意。因此海內(nèi)各地的特產(chǎn)都能集中在他家,其家富豪就像開采銅山金礦一樣,宅邸屋子形制逾越制度所允許,樓閣高聳入云,車馬衣服華麗和宗室諸王類似。

          洛陽大市南邊是調(diào)音里、樂律里,里內(nèi)居住的人都擅長樂器和唱歌,其中涌現(xiàn)出不少歌舞藝人。有個叫田僧超的尤其擅長吹胡笳,能夠吹走《壯士歌》、《項羽吟》等名曲,征西將軍崔延伯特別賞識他。正光末年,高平城失守,各處虎狼當(dāng)?shù)溃衍娙f俟丑奴的勢力侵?jǐn)_到?jīng)芎俞揭粠В榇耸巢桓饰叮畲扪硬畮Р津T兵五萬人去討伐。崔延伯從洛陽城西的張方橋,也就是漢代的夕陽亭出兵。當(dāng)時車馬成列,官員都來為他送行。崔延伯戴高冠佩長劍,在前面英武異常,田僧超在后面吹奏《壯士笛曲》,聽到的人無不血脈賁張心潮澎湃,膽小的人也鼓起勇氣,劍客想要奮發(fā)而起。崔延伯膽略過人,很早就有威名,為國征戰(zhàn)長達(dá)二十多年,攻必克戰(zhàn)必勝因此朝廷對他寄予厚望。崔延伯每次大戰(zhàn)之前都讓田僧超吹奏《壯士聲》,士兵聽了踴躍向前。崔延伯則身先士卒獨自沖入敵陣旁若無人,其用勇猛程度三軍第一,威名在少數(shù)民族和叛賊中遠(yuǎn)傳,二年之間,前后多次向朝廷獻(xiàn)捷。后來萬俟丑奴招募弓箭高手射殺田僧超,田去世后亡崔延伯悲痛欲絕對左右說:“俞伯牙失去知音鐘子期,恐怕也沒有我這么傷心吧。”后崔延伯也被流箭射傷死在軍中。于是他所率領(lǐng)的五萬大軍很快就潰散了。

          洛陽大市西邊有退酤里、治觴里,其中的人大多以釀酒為業(yè)。其中有河?xùn)|人劉白墮特別擅長釀酒。在六月夏天,天氣十分炎熱,把他的酒裝在大甕里暴曬在太陽下面,經(jīng)十幾天酒仍然沒有變質(zhì)腐壞,喝了之后還是感到芳香甜美易醉,而且一個月都醒不過來。京城官員到外地任職的大都以此作為禮物送人,所以甚至千里之外也能見到他的酒,所以被稱為“鶴觴”,也叫“騎驢酒”。永熙年間,南青州刺史毛鴻賓帶著酒去外地赴任,半路遇到強(qiáng)盜竊賊,強(qiáng)盜喝了這酒便醉倒居然被抓獲,因此又管這種酒叫“擒奸酒。”游俠們開玩笑說:“不害怕張弓拔刀,唯獨畏懼劉白墮的美酒。”

          洛陽大市北邊的慈孝里、奉終里的居民大多從事喪葬業(yè)。有個專門給人唱挽歌哭喪的孫巖,娶了老婆三年,每天睡覺都和衣而睡。孫巖心中很詫異于是趁她睡著了偷偷解開她的衣服,發(fā)現(xiàn)她身上毛長三尺,還有一條野狐貍似的尾巴。孫巖十分恐懼于是將將妻子趕出家門,妻子臨走前用刀截斷孫巖的一些頭發(fā)。鄰居聞聲而來,她便化身為一只狐貍溜走了,后來得知京城被截斷頭發(fā)的有一百三十多人。狐貍先變成美女衣服靚麗,路過的人見了非常喜愛于是接近她,最后都被截發(fā)。后來凡是有婦女打扮入時的都被人指稱是狐貍精。這種傳聞從熙平二年四月開始,到秋天之后就慢慢消失了。

          有準(zhǔn)財里和金肆里是洛陽城富人居住的地方。這些地方居住的大多是從事工商銷售職業(yè)的人,財產(chǎn)千金的人家一戶連著一戶,建有層層樓閣的住戶大門相對。大門緩緩打開,院內(nèi)屋子回廊通達(dá)交互,重疊可以望見。連奴仆婢女都能穿金銀錦繡的服裝,吃五味八珍的美食。神龜年間,有朝廷大臣認(rèn)為工商業(yè)者生活奢華違背等級制度,上書提議禁止商人使用金銀錦繡。然而雖然朝廷設(shè)立這種規(guī)章制度,但最后未能實行。

          準(zhǔn)財里內(nèi)有一座開善寺,是京兆人韋英的宅邸。韋英早先去世,他的妻子梁氏不但不為丈夫辦理喪事,反而招河內(nèi)人向子集為夫。雖然說是改嫁但卻還住著韋英的屋子。韋英聽說梁氏改嫁,白日現(xiàn)形回家,乘著馬帶著幾個人來到庭院里大聲喊:“阿梁,你把我忘了嗎?”向子集又驚又怕,張弓用箭射他,韋英倒地立刻變成桃木人偶,所騎的馬也變?yōu)槊┎菰鸟R,幾個侍從都變?yōu)槠巡萑恕A菏匣炭治窇郑谑鞘┥嵴航⑺聫R。南陽人侯慶有一座銅像,大概一丈多高,侯慶有一頭牛,他本來打算把牛賣了給佛像鎏金,后來因為其它急事擱置。兩年之后,妻子馬氏忽然做夢夢見銅像對他們說:“你夫婦欠我金身,這么長時間不還我,如今帶走你兒子作為補(bǔ)償。”睡醒后覺得心中忐忑不安。到早晨,丑多果然得病而死。侯慶五十歲只有一個兒子,哭天搶地的悲泣聲讓過路人為之感慨。丑多死的那天,銅像自然呈現(xiàn)金色,光芒照耀四周。方圓一里范圍內(nèi),都能聞到香氣,于是和尚、普通人,大人、小孩都來圍觀。尚書右仆射元稹聽說這里常常有怪異事情,于是將改準(zhǔn)財里改名為齊諧里。

          從退酤里往西,張方溝以東,南邊挨著洛水,北面一直到芒山,之間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范圍都被稱為壽丘里,是皇室宗親聚居的地方,民間稱之為王子坊。當(dāng)時四海升平,八方臣服,道德教化被于天下,四時之氣舒緩和暢,百姓生活安定富裕,五谷豐登萬家樂業(yè)。即使是喪偶的鰥寡也不至于吃豬狗吃的食物,無人撫養(yǎng)的孤兒也不會穿牛馬才穿的衣服。因此帝族王侯、外戚公主,都享受著高山深海大河密林的豐饒,爭相修建庭園田宅,互相夸耀炫富。高大的府門裝飾華麗的屋子,房間門戶相連,臺閣館閣生風(fēng)起霧,高大美麗的觀景平臺,每家都修建;草木池沼,每個園子都有。無不桃李在夏天繁盛,竹柏冬季常青。其中河間王元琛最為豪奢,常常和高陽王元雍攀比。他家建造了文柏堂,形制像皇宮的徽音殿。里面有玉石砌水井井欄金子做的提水罐,用燙金的五色麻纖制成繩。家中蓄養(yǎng)了妓女三百人,無不國色傾城。其中有婢女叫朝云,善于吹篪,能吹奏團(tuán)扇歌、隴上聲。元琛擔(dān)任秦州刺史時,羌族諸部落叛變多次討伐不能成功。元琛命令朝云假扮窮老太太吹篪乞討。羌人們聽了都潸然淚下,互相說道:“為什么要拋棄祖墳和家宅在山谷里當(dāng)強(qiáng)盜呢?”于是就一起歸降。秦州人民諺語說:“快馬健兒,還不如老太太吹篪。”元琛在秦州執(zhí)政時,沒什么政績,曾經(jīng)派遣使者向西域各國求購好馬,最遠(yuǎn)達(dá)到波斯國,購得千里馬的稱為“追風(fēng)赤驥”。稍差一點的能日行七百里的有十多匹,都取了名字。用銀子鑄造馬槽,金子制成鎖環(huán),其它諸王都嘆服他家的豪富。元琛常常得意洋洋地對人說:“晉代的石崇并非王室成員,還能夠一頓飯用很多雞頭,用狐貍腋下的皮毛連綴成袍子,在雞蛋上畫上美麗花紋,在要燒的木柴上雕刻出繁復(fù)圖案;何況我是大魏的天王,怎么能不豪華奢侈呢?”他在后園建造了迎風(fēng)館,窗戶上繪著各種繁復(fù)花紋,玉雕鳳凰口銜鈴鐺,金質(zhì)龍吐出環(huán)佩。青色的沙果紅色的李子樹木蓊蓊郁郁枝條伸展到屋檐下,家養(yǎng)的歌舞伎女在樓上可以伸手摘下食用。元琛常常請宗室們一起宴會吃飯,把各種珍貴器皿陳列在桌上,有一百多口金瓶銀甕,還有甌檠盤盒等。剩下的酒器,有水晶缽、瑪瑙杯、琉璃碗、赤玉卮等數(shù)十,無不作工奇妙,都是中原所沒有出產(chǎn)從西域進(jìn)口的。又陳設(shè)美女伎樂及各種名馬,又帶著諸王參觀自家倉庫,其中錦繡的毛毯像寶珠一樣閃耀,潔白的羅布輕柔似霧,充斥積累其中。各種繡、纈、?、綾、絲、彩、越、葛、錢、絹等數(shù)不勝數(shù)。元琛曾對章武王元融:“我一點不痛惜我沒見過石崇的豪奢,只恨石崇不曾見過我的富有!”

          章武王元融性情貪婪殘暴 物欲很盛,見到河間王的富有惋惜哀嘆,不禁生了病回家臥床三日不起。江陽王元繼來探病,對元融說:“你的財產(chǎn)應(yīng)該也差不多啊,怎么嘆息羨慕到這種程度?”元融說:“我常常以為只有高陽王元雍一個人比我好東西多,誰知道河間王也在我前面。”元繼笑著說:“袁術(shù)在淮南的時候曾說,不知道世上還有劉備這個家伙。你想像他這樣嗎?”元融聽了突然站起身,擺酒作樂。當(dāng)時國家富有,國庫儲存十分豐富,錢和絹布多得只能堆積在走廊里數(shù)量難以計算。后來太后賞賜百官背布,讓大家隨便拿,朝臣都量力而行,唯獨元融和陳留侯李崇背的太多摔倒在地扭傷腳踝。太后見這幅丑態(tài)決定不給他們了,讓他倆空手而出,被他人譏笑。侍中崔光只拿了兩匹,太后問:“侍中你怎么那這么一點啊?”回答說:“臣有兩只手,只能拿兩匹,得的不算少了。”當(dāng)朝人都佩服他的清廉。爾朱榮河陰之難后,皇室親王大多被殺光,于是他們的宅院就變成了寺廟。壽丘里各個寺廟相望,禪房相連寶塔高聳。四月初八世尊佛誕京城人多到河間寺去看他走廊屋宇漂亮,無不嘆息覺得蓬萊仙人的屋子也不過就這樣。到他的后院看到小溪橫流,怪石嶙峋,紅色的荷花長在池塘,綠色的浮萍浮在水面上。凌空的廊道連接閣樓,高聳的樹木在云氣之上,無不嘖嘖贊嘆說,即使西漢梁孝王的兔園也比不上吧。

          追光寺是侍中尚書令東平王元略的宅子。元略從小容貌俊秀,少年老成,博覽群書,喜好學(xué)習(xí)不知疲倦。神龜年間,他擔(dān)任黃門侍郎,當(dāng)時元乂專政,對朝廷大臣任意施虐,元略和哥哥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打算起兵聲討君主身邊的罪人,然而謀事不成,被同謀的人殺害。元略一家兄弟四人,都不幸被害,只有元略一人逃亡到南方。蕭衍久聞元略的大名,見他器量胸懷寬大高雅,文采斐然,因而特別敬重他,對他說:“洛陽朝廷里像你這樣的人有多少?”元略回答:“我在本朝的時候,勉強(qiáng)出任官職。至于那里宗室百官的人才多得像鴛鸞翅膀相接,杞梓大樹成蔭。說起像我這樣的人,就引用趙咨的話吧:“多得可以用車裝有斗量,數(shù)之不盡。”

          蕭衍大笑,于是加封元略為中山王,封給食邑千戶,禮儀等級和王子一樣;又擔(dān)任宣城太守,賜給儀仗鼓吹一部,佩劍侍衛(wèi)千人。元略為政清廉嚴(yán)肅,當(dāng)?shù)胤焦俸苡忻烂=瓥|本地貴官大多驕矜自大,見元略受到重用無不忌憚他繼續(xù)晉升。不就遷任信武將軍、衡州刺史。孝昌元年,北魏明帝寬恕吳人江革,由此交換元略回國,江革是蕭衍手下的大將。蕭衍對他說:“我寧愿失去江革,也不想讓你走。”元略說:“我家遭逢禍難,連親人的尸體都未能收攏。乞請陛下送我回本朝,收攏家人。”說完就悲傷地哭出來,蕭衍也覺得很傷心于是送他回去。于是賜錢五百萬、金二百斤、銀五百斤、錦繡寶玩之類的不可勝數(shù)。親自帶帶著百官送他到淮河邊,一百多人都作五言詩給他送別,禮敬如同親人一樣。元略剛渡過淮河,明帝就任命他為侍中,義陽王,食邑千戶。元略到洛陽皇宮后,皇帝下詔說:“過去東漢劉蒼好行善事,封地東平地區(qū)都獲益,曹魏曹植擅長文賦,,封地陳國人的文風(fēng)都因此大盛,這就是宗室之中的高義名士啊。侍中義陽王元略本身自皇帝近親,家門功勛一向深重,對內(nèi)和睦溫潤對外輕快爽朗,兄友弟恭。既能為大義舍家族,捐棄生命為國家犧牲,永遠(yuǎn)稱得上是忠臣烈士,怎能讓人忘卻!過去雖然流亡梁朝,但如今國家一召喚便馬上回國,可謂有志向有節(jié)氣,能善始能慎終,所以才能彪炳史冊與日月同輝。元略先前沒到的時候,我隨意封賞因而把他封在了義陽。然而義陽是國家邊境,元略在梁寄居的時候曾經(jīng)受他們恩惠,因此現(xiàn)在讓他在這里不很合適,應(yīng)該參考他的德行,追憶先賢,可以改封為東平王,食邑數(shù)量不變。”不久晉封尚書令、儀同三司,還想過去一樣兼任國子祭酒,侍中。元略從容閑雅的個性本來就是天生,人生在南北顛沛,性格又變得高遠(yuǎn)豪邁,他的言論與行為都是朝野人士學(xué)習(xí)的楷模。建義元年,死在河陰后追贈太保,謚好“文貞”。繼承人元景式施舍宅院成為寺廟。

          融覺寺是清河文獻(xiàn)王元懌所設(shè)立的,在閶闔門外的御道南側(cè)。有五層佛塔一座,和沖覺寺一樣高。佛殿僧房多得占據(jù)了整個里。其中和尚曇謨最精通禪學(xué),講授《涅槃》、《華嚴(yán)》,有弟子千人。天竺國的洋和尚菩提流支見到他就向他禮敬,稱之為菩薩。菩提流支擅長解說解佛祖語意,在西方十分有名,西域人稱他為羅漢羅漢。他精通漢語和隸書,翻譯了十地、楞伽及諸經(jīng)論等共二十三部,即使是攝摩騰在蘭臺石室翻譯四十二章經(jīng),鳩摩羅什在草堂寺宣揚(yáng)佛法,都未必比得上他。流支讀了曇謨最的《大乘義章》,常彈指贊嘆,大呼寫的好,馬上翻譯為外文流傳回西域。西域的和尚常常向東方遠(yuǎn)遠(yuǎn)的禮拜他,稱曇謨最為東方圣人。

          大覺寺是廣平王元懷施舍宅邸建立的,在融覺寺西一里遠(yuǎn)左右。向北能夠看到芒嶺,朝南可以遠(yuǎn)眺望洛汭,東邊能夠望見宮闕,向西可以顧盼旗亭,寺院十分寬廣,確實可以稱得上勝地。所以溫子升撰寫碑文說道:“面對河流背靠大山,左依是朝堂右傍街市”就是了。寺中供奉了諸天佛像,山林池沼樓臺水榭可以和景明寺相媲美。到了春風(fēng)送暖吹動樹枝,蘭花長出了紫葉;秋霜沉降凝結(jié)在草葉,黃色的菊花開始綻放。高僧大德便在這里修養(yǎng)心神。永熙年間,平陽王當(dāng)皇帝之后,又建造磚塔一座,它土木工藝可謂極盡華麗。皇帝下詔命令中書舍人溫子升撰寫文章記敘其事。。

          永明寺是宣武皇帝所設(shè)立的,就在大覺寺的東邊。當(dāng)時佛法經(jīng)像,在洛陽十分盛行,外國和尚都像車輪條幅一樣手持錫杖帶著經(jīng)書來到這里,世宗因此設(shè)立這個寺院來接待他們。房屋連綿多達(dá)一千多間,庭院中生長的挺拔的翠竹,屋檐下拂過高大的青松,各種奇花異草競相陳列其中。一百多個國家的洋和尚三千多人,多從西域遠(yuǎn)方而來,最遠(yuǎn)的是大秦國已經(jīng)幾乎到了天地的最西極限。那里百姓耕種紡織,隨意居住,屋子城鎮(zhèn)遠(yuǎn)遠(yuǎn)相望,穿衣出行習(xí)慣好中國類似。南邊有歌營國,里洛陽非常遠(yuǎn),音信隔絕,歷代都不曾與我國聯(lián)系;即使是東西兩漢及曹魏時代都沒有人來過。如今才有和尚菩提拔陀來洛陽,自稱:“我從本國向北走一個月到達(dá)勾稚國。再北走十一天到達(dá)典孫國。從典孫國向北走三十日到達(dá)扶南國,這個國家方圓五千里,是南方各國中最強(qiáng)大的。人口眾多,出產(chǎn)明珠今玉及水精等各種奇珍,還種植有很多梹榔。從扶南國向北走一個月就到了林邑國。出了林邑國,就進(jìn)入接壤的南朝梁。”拔陀到揚(yáng)州后,停留一年多后跟著揚(yáng)州和尚法融來到洛陽。其他和尚詢問南方各國的風(fēng)俗,拔陀說:“有一個古奴調(diào)國,人們都乘坐有四個輪子的馬車。斯調(diào)國出產(chǎn)火浣布,使用樹皮制成。那種樹放在火里不會燃燒。南方各國,人民都圍繞城郭聚居,盛產(chǎn)奇珍異寶。民俗淳樸善良,樸實正直急公好義,也和西邊的大秦、安息、身毒各國商旅往來,乘船在風(fēng)浪中行駛,一百天內(nèi)就能抵達(dá)。這些國家大多信奉佛教厭惡殺生。”

          永明寺西邊有個宜年里。里內(nèi)有陳留王元景皓、侍中安定公胡元吉等人的兩座宅邸。元景皓是河州刺史陳留莊王元祚的兒子,生性謙虛豁達(dá),年輕時就胸懷寬廣,而且對他人一視同仁表里如一。一向喜愛玄言道家學(xué)說,于是施舍一半宅院,安置佛教徒,還講演大乘佛法好幾部,并到京城和著名僧人超、光、延、榮四位法師,三藏洋和尚菩提流支等都一同參加。許多方伎術(shù)士,無不與他來往。當(dāng)時有個奉朝請名叫孟仲暉,是武城人士。他的父親孟賓官任金城太守。孟仲暉聰明伶俐而且兼通佛法,能夠分析窮究四諦的含義。經(jīng)常來拜訪元景皓,和和尚們一起討論,當(dāng)時人稱他為玄宗先生。

          孟仲暉制作了灰泥佛像一尊,寶相莊嚴(yán)舉世罕見,就放在元景皓宅子的前廳的須彌寶座上。永安二年,這尊塑像每天夜里都會起身繞著寶座打轉(zhuǎn),周圍一圈腳印在地面隱隱像是文字。于是旁人大感詫異都跑來圍觀,看了這種種神異而發(fā)心向佛的人也有不少。到了永熙三年秋天,佛像忽然自行離去,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那年冬天,國家遷都鄴城。武定五年,孟仲暉擔(dān)任洛州開府長史,仔細(xì)尋訪這尊佛像然后還是杳無蹤跡。

          出閶闔門城外七里有一座長分橋。晉代時因為穀水水流湍急,流到洛陽城下常常淹沒百姓房屋,于是建造石橋來調(diào)控,漲水的時候把多余的河水分流到洛水去,所以將它命名為長分橋。也有說法:“晉代八王之亂期間,河間王在長安執(zhí)政,派遣手下大將張方征討長沙王,曾經(jīng)在此駐軍,所以這座橋也被稱為張方橋。”不知這種說法真耶偽耶。如今民間以訛傳訛叫它張夫人橋。朝廷人士迎來送往大多就在這里。

          長分橋西邊有一個千金堰,因為它作為水利工程為百姓創(chuàng)造價值,每天多達(dá)千金,因以這樣命名。它是過去都水使者陳勰所建造的,國家命令準(zhǔn)備民夫一千人,每年固定維護(hù)保養(yǎng)。

          【原文】

          ◎城西

          沖覺寺,太傅清河王懌舍宅所立也,在西明門外一里御道北。

          懌,親王之中,最有名行,世宗愛之,特隆諸弟。延昌四年世宗崩,懌與高陽王雍、廣平王懷并受遺詔,輔翼孝明。時帝始年六歲,太后代摠萬幾,以懌明德茂親,體道居正,事無大小,多諮詢之。是以熙平、神龜之際,勢傾人主,第宅豐大,逾於高陽。西北有樓,出凌云臺,俯臨朝市,目極京師,古詩所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者也。樓下有儒林館、延賓堂,形制并如清暑殿。土山釣池,冠於當(dāng)世。斜峰入牖,曲沼環(huán)堂,樹響飛嚶,階叢花藥。懌愛賓客,重文藻,海內(nèi)才子,莫不輻輳。府僚臣佐,并選雋民。至於清晨明景,騁望南臺,珍羞具設(shè),琴笙并奏,芳醴盈罍,佳賓滿席。使梁王愧兔園之游,陳思慚雀臺之燕。

          正光初,元乂秉權(quán),閉太后於后宮,薨懌於下省。孝昌元年,太后還總?cè)f機(jī),追贈懌太子太師、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給九旒、鸞輅、黃屋、左纛、辒辌車,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賁班劍百人,挽歌二部,葬禮依晉安平王孚故事。謚曰文獻(xiàn)。圖懌像於建始殿。拔清河國郎中令韓子熙為黃門侍郎,徙王國三卿為執(zhí)戟者,近代所無也。

          為文獻(xiàn)追福,建五層浮圖一所,工作與瑤光寺相似也。

          宣忠寺,侍中司州牧城陽王徽所立也,在西陽門外一里御道南。

          永安中,北海入洛,莊帝北巡,自馀諸王,各懷二望,惟徽獨從莊帝至長子城。大兵阻河,雌雄未決,徽愿入洛陽,舍宅為寺。及北海敗散,國道重暉,遂舍宅焉。

          永安末,莊帝謀殺爾朱榮,恐事不果,請計於徽。徽曰:”以生太子為辭,榮必入朝,因以斃之。”莊帝曰:”后懷孕未十月,今始九月,可爾已不?”徽曰:”婦生產(chǎn)子,有延月者,有少月者,不足為怪。”帝納其謀,遂唱生太子,遣徽特至太原王第,告云皇儲誕育。值榮與上黨王天穆博戲,徽脫榮帽,懽舞盤旋。徽素大度量,喜怒不形於色,繞殿內(nèi)外懽叫,榮遂信之,與穆并入朝。莊帝聞榮來,不覺失色。中書舍人溫子升曰:”陛下色變。”帝連索酒飲之,然后行事。榮、穆既誅,拜徽太師司馬,馀官如故,典統(tǒng)禁兵,偏被委任。及爾朱兆擒莊帝,徽投前洛陽令寇祖仁。祖仁一門刺史,皆是徽之將校,以有舊恩,故往投之。祖仁謂子弟等曰:”時聞爾朱兆募城陽王甚重,擒獲者千戶侯。今日富貴至矣!”遂斬送之。徽初投祖仁家,赍金一百斤、馬五十疋,祖仁利其財貨,故行此事。所得金馬,緦親之內(nèi)均分之。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信矣。兆得徽首,亦不勛賞祖仁。兆忽夢徽云:”我有黃金二百斤、馬一百疋,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悟覺,即自思量:城陽祿位隆重,未聞清貧,常自入其家采掠,本無金銀,此夢或真。至?xí)匝谧嫒剩缙浣瘃R。祖仁謂人密告,望風(fēng)款服,云:”實得金一百斤,馬五十疋。”兆疑其藏隱,依夢徵之。祖仁諸房素有金三十斤,馬三十疋,盡送致兆,猶不充數(shù)。兆乃發(fā)怒捉祖仁,懸首高樹,大石墜足,鞭捶之,以及於死。時人以為交報。

          楊衒之云:”崇善之家,必有馀慶;積禍之門,殃所畢集。祖仁負(fù)恩反噬,貪貨殺徽,徽即讬夢增金馬,假手於兆,還以斃之。使祖仁備經(jīng)楚撻,窮其涂炭,雖魏侯之笞田蚡,秦主之刺姚萇,以此論之,不能加也。”

          宣忠寺東王典御寺,閹官王桃湯所立也。

          時閹官伽藍(lán)皆為尼寺,唯桃湯獨造僧寺,世人稱之英雄。

          門有三層浮屠一所,工逾昭義。宦者招提,最為入室。至於六齋,常擊鼓歌舞也。

          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

          佛教入中國之始。

          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神,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胡神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jīng)像焉。時以白馬負(fù)經(jīng)而來,因以為名。

          明帝崩,起祗洹於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圖焉。

          寺上經(jīng)函,至今猶存。常燒香供養(yǎng)之,經(jīng)函時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禮敬之,如仰真容。

          浮屠前,荼林蒲萄異於馀處,枝葉繁衍,子實甚大。荼林實重七斤,蒲萄實偉於棗,味并殊美,冠於中京。帝至熟時,常詣取之。或復(fù)賜宮人,宮人得之,轉(zhuǎn)餉親戚,以為奇味。得者不敢輒食,乃歷數(shù)家。京師語曰:”白馬甜榴,一實直牛。”

          有沙門寶公者,不知何處人也,形貌丑陋,心機(jī)通達(dá),過去未來,預(yù)睹三世。發(fā)言似讖,不可得解,事過之后,始驗其實。胡太后聞之,問以世事。寶公曰:”把粟與雞呼朱朱。”時人莫之能解。建義元年,后為爾朱榮所害,始驗其言。時亦有洛陽人趙法和請占早晚當(dāng)有爵否。寶公曰:”大竹箭,不須羽。東廂屋,急手作。”時不曉其意。經(jīng)十馀日,法和父喪。大竹箭者,苴杖;東廂屋者,倚廬。造《十二辰歌》,終其言也。

          寶光寺,在西陽門外御道北。有三層浮圖一所,以石為基,形制甚古,畫工雕刻。

          隱士趙逸見而嘆曰:”晉朝石塔寺,今為寶光寺也!”人問其故,逸曰:”晉朝三十二寺盡皆湮滅,唯此寺獨存。”指園中一處,曰:”此是浴堂,前五步,應(yīng)有一井。”眾僧掘之,果得屋及井焉。井雖填塞,磚口如初,浴堂下猶有石數(shù)十枚。當(dāng)時園地平衍,果菜蔥青,莫不嘆息焉。

          園中有一海,號”咸池”。葭菼被岸,菱荷覆水,青松翠竹,羅生其旁。京邑士子,至於良辰美日,休沐告歸,徵友命朋,來游此寺。雷車接軫,羽蓋成陰。或置酒林泉,題詩花圃,折藕浮瓜,以為興適。

          普泰末,雍州刺史隴西王爾朱天光摠士馬於此寺。寺門無何都崩,天光見而惡之。其年天光戰(zhàn)敗,斬於東市也。

          法云寺,西域烏場國胡沙門曇摩羅所立也。在寶光寺西,隔墻并門。

          摩羅聰慧利根,學(xué)窮釋氏。至中國,即曉魏言隸書,凡聞見,無不通解,是以道俗貴賤,同歸仰之。作祗洹寺一所,工制甚精。

          佛殿僧房,皆為胡飾。丹素炫彩,金玉垂輝,摹寫真容,似丈六之見鹿苑;神光壯麗,若金剛之在雙林。伽藍(lán)之內(nèi),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京師沙門好胡法者,皆就摩羅受持之。戒行真苦,難可揄揚(yáng)。秘咒神驗,閻浮所無。咒枯樹能生枝葉,咒人變?yōu)轶H馬,見之莫不忻怖。西域所赍舍利骨及佛牙經(jīng)像皆在此寺。

          寺北有侍中尚書令臨淮王彧宅。

          彧博通典籍,辨慧清悟,風(fēng)儀詳審,容止可觀。至三元肇慶,萬國齊臻,金蟬曜首,寶玉鳴腰,負(fù)荷執(zhí)笏,逶迤復(fù)道,觀者忘疲,莫不嘆服。彧性愛林泉,又重賓客。至於春風(fēng)扇揚(yáng),花樹如錦,晨食南館,夜游后園,僚寀成群,俊民滿席。絲桐發(fā)響,羽觴流行,詩賦并陳,清言乍起,莫不飲其玄奧,忘其褊郄焉。是以入彧室者,謂登仙也。荊州秀才張斐常為五言,有清拔之句云:”異林花共色,別樹鳥同聲。”彧以蛟龍錦賜之,亦有得緋緋綾者。唯河?xùn)|裴子明為詩不工,罰酒一石。子明八斗而醉眠,時人譬之山濤。及爾朱兆入京師,彧為亂兵所害,朝野痛惜焉。

          出西陽門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陽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皇女臺,漢大將軍梁冀所造,猶高五丈馀。景明中比丘道恒立靈仙寺於其上。臺西有河陽縣,臺東有侍中侯剛宅。市西北有土山魚池,亦冀之所造。

          即漢書所謂:”采土筑山,十里九阪,以象二崤”者。

          市東有通商、達(dá)貨二里。里內(nèi)之人盡皆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

          有劉寶者,最為富室。州郡都會之處皆立一宅,各養(yǎng)馬十疋,至於鹽粟貴賤,市價高下,所在一例。舟車所通,足跡所履,莫不商販焉。是以海內(nèi)之貨,咸萃其庭,產(chǎn)匹銅山,家藏金穴。宅宇逾制,樓觀出云,車馬服飾擬於王者。

          市南有調(diào)音、樂律二里。里內(nèi)之人,絲竹謳歌,天下妙伎出焉。

          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為《壯士歌》、《項羽吟》,征西將軍崔延伯甚愛之。正光末,高平失據(jù),虎吏充斥。賊帥萬俟丑奴寇暴涇岐之間,朝廷為旰食,詔延伯總步騎五萬討之。延伯出師於洛陽城西張方橋,即漢之夕陽亭也。時公卿祖道,車騎成列。延伯危冠長劍耀武於前,僧超吹《壯士笛曲》於后,聞之者懦夫成勇,劍客思奮。延伯膽略不群,威名早著,為國展力,二十馀年,攻無全城,戰(zhàn)無橫陳,是以朝廷傾心送之。延伯每臨陣令僧超為《壯士聲》,甲胄之士莫不踴躍。延伯單馬入陣,旁若無人,勇冠三軍,威鎮(zhèn)戎豎。二年之間,獻(xiàn)捷相繼。丑奴募善射者射僧超,亡,延伯悲惜哀慟,左右謂伯牙之失鐘子期不能過也。后延伯為流矢所中,卒於軍中。於是五萬之師,一時潰散。

          市西有延酤、治觴二里。里內(nèi)之人多醞酒為業(yè)。

          河?xùn)|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晞,以甖貯酒,暴於日中,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yuǎn)相餉饋,逾于千里,以其遠(yuǎn)至,號曰”鶴觴”,亦名”騎驢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蕃,路逢賊盜,飲之即醉,皆被擒獲,因復(fù)命”擒奸酒”。游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

          市北慈孝、奉終二里。里內(nèi)之人以賣棺槨為業(yè),賃輀車為事。

          有挽歌孫巖,娶妻三年,不脫衣而臥。巖因怪之,伺其睡,陰解其衣,有毛長三尺,似野狐尾。巖懼而出之。妻臨去,將刀截巖發(fā)而走,鄰人逐之,變成一狐,追之不得。其后京邑被截發(fā)者,一百三十馀人。初變婦人,衣服靚妝,行于道路,人見而悅近之,皆被截發(fā)。當(dāng)時有婦人著彩衣者,人皆指為狐魅。熙平二年四月有此,至秋乃止。

          別有阜財、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諸工商貨殖之民,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迭相臨望。金銀錦繡,奴婢緹衣,五味八珍,仆隸畢口。神龜年中,以工商上僣,議不聽金銀錦繡。雖立此制,竟不施行。

          阜財里內(nèi)有開善寺,京兆人韋英宅也。英早卒,其妻梁氏不治喪而嫁,更納河內(nèi)人向子集為夫,雖云改嫁,仍居英宅。英聞梁氏嫁,白日來歸,乘馬將數(shù)人至於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也?”子集驚怖,張弓射之,應(yīng)弦而倒,即變?yōu)樘胰恕KT之馬亦變?yōu)槊R,從者數(shù)人盡化為蒲人。梁氏惶懼,舍宅為寺。

          南陽人侯慶有銅像一軀,可高丈馀。慶有牛一頭,擬貨為金色,遇急事,遂以牛他用之。經(jīng)二年,慶妻馬氏忽夢此像謂之曰:”卿夫婦負(fù)我金色久而不償,今取卿兒丑多以償金色焉。”馬氏悟覺,心不遑安。至?xí)裕蠖嗟貌《觥c年五十,唯有一子,悲哀之聲,感於行路。丑多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鄰。一里之內(nèi),咸聞香氣。僧俗長幼,皆來觀睹。尚書右仆射元稹聞里內(nèi)頻有怪異,遂改阜財里為齊諧里也。

          自延酤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臨洛水,北達(dá)芒山,其間東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為壽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間號為王子坊。

          當(dāng)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縹囊紀(jì)慶,玉燭調(diào)辰,百姓殷阜,年登俗樂。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焭獨不見牛馬之衣。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爭修園宅,互相夸競。崇門豐室,洞戶連房,飛館生風(fēng),重樓起霧。高臺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園園而有。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而河間王琛最為豪首。常與高陽爭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五色繢為繩。妓女三百人,盡皆國色。有婢朝云,善吹篪,能為團(tuán)扇歌、隴上聲。琛為秦州刺史,諸羌外叛,屢討之不降。琛令朝云假為貧嫗,吹篪而乞。諸羌聞之,悉皆流涕。迭相謂曰:”何為棄墳井,在山谷為寇也?”即相率歸降。秦民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琛在秦州,多無政績,遣使向西域求名馬,遠(yuǎn)至波斯國,得千里馬,號曰”追風(fēng)赤驥”。次有七百里者十馀匹,皆有名字。以銀為槽,金為鎖環(huán),諸王服其豪富。琛常語人云:”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掖,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為華侈?”造迎風(fēng)館於后園,窗戶之上,列錢青瑣,玉鳳銜鈴,金龍吐佩。素柰朱李,枝條入檐,伎女樓上,坐而摘食。琛常會宗室,陳諸寶器。金瓶銀甕百馀口,甌檠盤盒稱是。自馀酒器,有水晶缽、瑪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數(shù)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無,皆從西域而來。又陳女樂及諸名馬,復(fù)引諸王按行府庫,錦罽珠璣,冰羅霧縠,充積其內(nèi),繡纈、綾、絲彩、越葛、錢絹等,不可數(shù)計。琛忽謂章武王融曰:”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融立性貪暴,志欲無限,見之惋嘆,不覺生疾,還家臥三日不起。江陽王繼來省疾,謂曰:”卿之財產(chǎn),應(yīng)得抗衡,何為嘆羨,以至於此?”融曰:”常謂高陽一人,寶貨多於融,誰知河間,瞻之在前。”繼笑曰:”卿欲作袁術(shù)之在淮南,不知世間復(fù)有劉備也?”融乃蹶起,置酒作樂。

          于時國家殷富,庫藏盈溢,錢絹露積於廊者,不可較數(shù)。及太后賜百官負(fù)絹,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稱力而去。唯融與陳留侯李崇負(fù)絹過任,蹶倒傷踝。(太后即不與之,令其空出,時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兩匹,太后問:”侍中何少?”對曰:”臣有兩手,唯堪兩疋,所獲多矣。”朝貴服其清廉。

          經(jīng)河陰之役,諸元殲盡,王侯第宅,多題為寺。壽丘里閭,列剎相望,祗洹郁起,寶塔高凌。四月初八日,京師士女多至河間寺。觀其廊廡綺麗,無不嘆息,以為蓬萊仙室亦不是過。入其后園,見溝瀆蹇產(chǎn),石磴嶕峣,朱荷出池,綠萍浮水,飛梁跨閣,高樹出云,咸皆唧唧,雖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

          追先寺,侍中尚書令東平王略之宅也。

          略生而岐嶷,幼則老成。博洽群書,好道不倦。神龜中為黃門侍郎。元乂專政,虐加宰輔。略密與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義兵,問罪君側(cè),雄規(guī)不就,釁起同謀。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蕭衍素聞略名,見其器度寬雅,文學(xué)優(yōu)贍,甚敬重之。謂曰:”洛中如王者幾人?”略對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攝官。至於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鴛鸞接翼,杞梓成陰,如臣之比,趙咨所云:車載斗量,不可數(shù)盡。”衍大笑,乃封略為中山王,食邑千戶,儀比王子。又除宣城太守,給鼓吹一部,劍卒千人。略為政清肅,甚有治聲。江東朝貴,侈於矜尚,見略入朝,莫不憚其進(jìn)止。尋遷信武將軍,衡州刺史。孝昌元年,明帝宥吳人江革,請略歸國。江革者,蕭衍之大將也。蕭衍謂曰:”朕寧失江革,不得無王。”略曰:”臣遭家禍難,白骨未收。乞還本朝,敘錄存沒。”因即悲泣,衍哀而遣之。乃賜錢五百萬,金二百斤,銀五百斤,錦繡寶玩之物,不可稱數(shù)。親帥百官送於江上,作五言詩贈者百馀人。凡見禮敬如此比。略始濟(jì)淮,明帝拜略侍中,義陽王,食邑千戶。略至闕,詔曰:”昔劉蒼好善,利建東平,曹植能文,大啟陳國,是用聲彪盤石,義郁維城。侍中義陽王略體自藩華,門勛夙著,內(nèi)潤外朗,兄弟偉如。既見義忘家,捐生殉國,永言忠烈,何日忘之?往雖弛擔(dān)為梁,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jié),能始能終,方傳美丹青,懸諸日月。略前未至之日,即心立稱,故封義陽。然國既邊地,寓食他邑,求之二三,未為盡善,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可改封東平王,戶數(shù)如前。”尋進(jìn)尚書令、儀同三司,領(lǐng)國子祭酒,侍中如故。略從容閑雅,本自天資,出南入北,轉(zhuǎn)復(fù)高邁。言論動止,朝野師模。建義元年薨於河陰,贈太保,謚曰 “文貞”。嗣王景式舍宅為此寺。

          融覺寺,清河文獻(xiàn)王懌所立也,在閶闔門外御道南。有五層浮圖一所,與沖覺寺齊等。佛殿僧房,充溢三里。比丘曇謨最善於禪學(xué),講《涅槃》、《華嚴(yán)》,僧徒千人。天竺國胡沙門菩提流支見而禮之,號為菩薩。

          流支解佛義,知名西土,諸夷號為羅漢,曉魏言及隸書,翻十地楞伽及諸經(jīng)論二十三部。雖石室之寫金言,草堂之傳真教,不能過也。流支讀曇謨最《大乘義章》,每彈指贊嘆,唱言微妙。即為胡書寫之,傳之於西域,西域沙門常東向遙禮之,號曇謨最為東方圣人。

          大覺寺,廣平王懷舍宅立也,在融覺寺西一里許。北瞻芒嶺,南眺洛汭,東望宮闕,西顧旗亭,禪皋顯敞,實為勝地。

          是以溫子升碑云:”面水背山,左朝右市”是也。

          懷所居之堂,上置七佛,林池飛閣,比之景明。至於春風(fēng)動樹,則蘭開紫葉,秋霜降草,則菊吐黃花。名僧大德,寂以遣煩。永熙年中,平陽王即位,造磚浮圖一所,是土石之工,窮精極麗,詔中書舍人溫子升以為文也。

          永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在大覺寺東。時佛法經(jīng)像盛於洛陽,異國沙門,咸來輻輳,負(fù)錫持經(jīng),適茲樂土。世宗故立此寺以憩之。房廡連亙,一千馀間。庭列脩竹,檐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堦砌。百國沙門,三千馀人。

          西域遠(yuǎn)者,乃至大秦國。盡天地之西垂,耕耘績紡,百姓野居,邑屋相望,衣服車馬,擬儀中國。

          南中有歌營國,去京師甚遠(yuǎn),風(fēng)土隔絕,世不與中國交通,雖二漢及魏亦未曾至也。今始有沙門菩提拔陀至焉。自云:”北行一月日,至勾稚國。北行十一日,至典孫國。從典孫國北行三十日,至扶南國。方五千里,南夷之國,最為強(qiáng)大。民戶殷多,出明珠金玉及水精珍異,饒梹榔。從扶南國北行一月,至林邑國。出林邑,入蕭衍國。”拔陀至楊州,歲馀,隨楊州比丘法融來至京師。京師沙門問其南方風(fēng)俗,拔陀云:”有古奴調(diào)國,乘四輪馬為車。斯調(diào)國出火浣布,以樹皮為之,其樹入火不燃。凡南方諸國,皆因城郭而居,多饒珍麗。民俗淳善,質(zhì)直好義,亦與西域、大秦、安息、身毒諸國交通往來,或三方四方,浮浪乘風(fēng),百日便至。率奉佛教,好生惡煞。”

          寺西有宜年里。里內(nèi)有陳留王景皓、侍中安定公胡元吉等二宅。

          景皓者,河州刺史陳留莊王祚之子。立性虛豁,少有大度,愛人好士,待物無遺。夙善玄言道家之業(yè),遂舍半宅安置佛徒,演唱大乘數(shù)部。并進(jìn)京師大德超、光、〈日延〉、榮四法師,三藏胡沙門菩提流支等咸預(yù)其席。諸方伎術(shù)之士,莫不歸赴。時有奉朝請孟仲暉者,武城人也。父賓,金城太守。暉志性聰明,學(xué)兼釋氏,四諦之義,窮其旨?xì)w。恒來造第,與沙門論議,時號為玄宗先生。暉遂造人中夾纻像一軀,相好端嚴(yán),希世所有。置皓前廳,須臾彌寶坐。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繞其坐,四面腳跡,隱地成文。於是士庶異之,咸來觀矚。由是發(fā)心者,亦復(fù)無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師遷鄴。武定五年,暉為洛州開府長史,重加采訪,寥無影跡。

          出閶闔門城外七里,有長分橋。

          中朝時以穀水浚急,注於城下,多壞民家,立石橋以限之,長則分流入洛,故名曰長分橋。或云:”晉河間王在長安,遣張方征長沙王,營軍於此,因名為張方橋也。”未知孰是。今民間訛語,號為張夫人橋。

          朝士送迎,多在此處。

          長分橋西,有千金堰。

          計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為名。

          昔都水使者陳勰所造,令備夫一千,歲恒修之。



          【本文地址】

          公司簡介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新聞

          推薦新聞

          專題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韩国精品在线观看,韩国美女一区二区,99国产热 岳阳县| 容城县| 行唐县| 鹰潭市| 泰兴市| 阳西县| 乳源| 吉水县| 屯门区| 疏附县| 长子县| 沭阳县| 襄汾县| 赤城县| 镶黄旗| 名山县| 永顺县| 太仓市| 昌平区| 阜平县| 凤冈县| 中西区| 沙湾县| 赤壁市| 巴彦淖尔市| 长葛市| 和硕县| 东丽区| 昔阳县| 阳泉市| 义马市| 泰安市| 合山市| 洛川县| 巴彦淖尔市| 泗水县| 富阳市| 宁国市| 宁陵县| 扬州市| 新干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