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嗎?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屬羊的諺語 › 古代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嗎? |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屬相,這個習俗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先秦時代。考古學家在秦朝墓穴中發(fā)現(xiàn)了記錄十二生肖的竹簡,進一步證明了屬相的存在。 而在如今的鄉(xiāng)村地區(qū),還有關于屬相有著諸多傳說與禁忌,如在喜結連理之時須忌諱“龍虎斗”、“龍兔泣長流”等。 此外,農(nóng)村還廣泛流傳著一則諺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其背后蘊含了怎樣的深刻含義,是否合理呢? ![]() 一、中國的生肖文化體系 中國的生肖文化體系是一個古老的信仰體系,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和生產(chǎn),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套獨特的時間體系。 這個體系是基于十二地支和十二種動物的相配,用來紀年、月、日、時,也用來預測一個人的命運、性格、運勢和人際關系。 十二生肖中每個生肖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寓意,也有自己的故事和傳說。比如,老鼠聰明伶俐,是第一個進入十二生肖的動物,象征著機智和應變能力; 牛勤奮努力,是勤奮和耐力的象征;老虎勇猛威武,是力量和威信的象征;兔子可愛溫順,是柔美和智慧的象征;等。 ![]()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也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習俗、民間藝術和民族精神。 比如,在春節(jié)期間,人們會根據(jù)自己的生肖屬性來選擇不同的裝飾和活動,以期獲得更好的運勢和吉祥如意的節(jié)日氛圍;在民間藝術中,十二生肖也經(jīng)常被用來作為裝飾和題材,比如剪紙、年畫、陶瓷等。 因此,十二生肖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之一。 但是為什么會有“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嗎?這其中又包含著老祖宗的哪些智慧? 二、男怕屬雞 雞在我們的生活在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首先,雞肉為高品質蛋白質源泉,與牛肉和豬肉對比,其蛋白質素質依然卓越,富含人體必須的八種氨基酸。 另外,雞蛋作為富有營養(yǎng)價值的食品,涵蓋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類養(yǎng)分,有益于人體的發(fā)育、免疫功能以及記憶水平的提升。 雞除供人食用外,還能在拂曉時準點發(fā)出嘹亮的啼聲,擔當起古代居民的自然喚醒裝置。這種行為被視為生物鐘現(xiàn)象,受光照與氣溫之調節(jié)影響,常見于日出前后。 公雞打鳴具備諸多功效,包括劃定領地、召喚戀偶、警示敵對者以及提防同伴等。因此古人視雞為“陽鳥”,象征著無畏、正直、光明及吉祥等特質。 ![]() 此外,公雞打鳴有時也預示吉兇,如《周易·乾卦》提到:“雞鳴三,其主不得其位,雖有大吉,終兇。”揭示雞鳴三次延續(xù)不斷則代表不幸即將降臨。 然而,在古代的生肖體系中,雞這一形象卻有些大不相同。 上文說到,雞不僅可以生蛋,也能打鳴,是古代人的生物鐘。但在公雞身上,卻只能打鳴,其他毫無作用。 因此,古人將公雞衍生為男性,寓意著這種男人雖然一生都在辛勤勞作,但卻沒有什么大的作為,這對于男性來說無疑是不好的現(xiàn)象,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另外古人的“嫁雞隨雞”本意是說,不論丈夫的性格、地位、財富如何,都要與他和諧相處,恪守婦道,不得有悔改之心。 ![]() 但這也意味著嫁給這種男性之后,女性只能每天勞累干活,一輩子一事無成。 因此,才有了“男怕屬雞”的說法。 三、女怕屬羊 那么“女怕屬羊”的說法有什么歷史淵源呢? 古往今來,羊一直被賦予吉祥象征,見證世間美好。作為最早被人類狩獵和馴養(yǎng)的動物之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羊緊密相連,其歷史可追溯至八千多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及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的陶羊出土。 可以說,“羊文化”幾乎滲透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 ![]() 古人認為,許多具有吉祥如意意味的漢字中往往包含著“羊”。例如,古代中國,羊曾通用“祥”。關于“祥”的解釋則為“福也,從示羊聲,一曰善。”有趣的是,“善”字與羊的特性相似。 據(jù)《漢字大字典》記載,含有“羊”部首的漢字高達204個,這充分證明羊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羊象征著美好、和諧以及無私奉獻,羊年出生之人被視為具備善良、溫順、高雅且具創(chuàng)造性特質。 此外,羊也有很多寓意,如勇敢、正直、光明、吉祥等。羊的形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各種藝術作品中,如陶羊、青銅羊、玉羊、羊畫等,展現(xiàn)了中國人對羊的崇拜和贊美。 ![]() 羊還在古代直至今天的祭祀活動、宴飲等禮儀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在生肖體系中,卻又流傳著“女怕屬羊”的說法。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將世界萬物都歸結為五種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而這五種元素之間又有著相生相克的關系。 根據(jù)五行學說,羊屬火,而火克金,金又代表男性,所以就會有了女人屬羊會克夫的說法。 這種觀念源于古代的文化傳承,經(jīng)過幾千年的沉淀,已經(jīng)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 因此,在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羊與漢字“陽”同音,而女性屬陰,男性屬陽,如果一個女人屬羊,就會被認為是陰陽失和,甚至相克,非常的不協(xié)調。 這種觀念在中國的農(nóng)村地區(qū),尤其是在過去的一些農(nóng)村家庭中,流傳的非常廣泛。 他們認為,如果女人屬羊,就會克夫,給家庭帶來不幸,所以很多家庭都會避免在羊年生女,以免給女兒帶來不幸的婚姻。 除了五行學說外,這種觀念還受到了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屬羊女性的影響,例如,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她也屬羊,而且丈夫、兒子全部早死,活活守寡幾十年。 ![]() 在這種情況下,民間百姓為了挖苦慈禧,就編出了“女屬羊,守空房”、“十羊九不全”的俗語,并一直流傳了下來。 這些俗語雖然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屬羊女性的一種普遍認識和態(tài)度。 四、批判性地運用俗語 俗語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指導著人們遵循客觀規(guī)律,指導著人們行事,但當我們在應用民間諺語的時候,有一些方面需要我們保持批判性思維。 首先,我們要確保自己理解諺語所代表的背景和文化。因為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的民間諺語可能表達的含義和影響不盡相同。因此,要保證我們所理解的諺語符合我們的文化背景和習慣。 ![]() 其次,我們需要對諺語進行分析和評估。有的民間諺語具有強烈的封建主義思想,可能被歷史背景或者流行趨勢所扭曲。在使用諺語時,我們需要思考諺語的邏輯和結論是否合理。 此外,民間諺語可能包含一些不正確或者過時的觀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觀,避免盲目地接受諺語的觀念,并且應該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和理性來進行判斷和評估。 總之,也不是每個俗語都是正確的,每個人也不應該被俗語框住,因此我們在應用民間諺語的過程中,保持批判性思維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諺語,還可以讓我們在應用諺語的時候更加慎重,避免錯誤的觀念和行為。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wǎng)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