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脾虛?脾虛了怎么辦?10個食療方讓脾不再“虛” | 您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屬羊的男人什么性格脾氣好呢圖片 › 什么是脾虛?脾虛了怎么辦?10個食療方讓脾不再“虛” |
本文來源于:老杜說健康 胃腸不舒服,去看中醫(yī),老先生四診之后,往往會說,你是脾虛了。 那么脾虛的癥狀有哪些呢? 又該怎么調理? 今天就告訴大家簡單有效實用的經驗良方! 一、脾虛的癥狀在消化道表現(xiàn):便秘或者大便稀溏 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致的病癥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xiàn)或伴有脾虛。 脾虛一般會大便溏稀,不過也可能會出現(xiàn)大便干結、便秘,因為脾虛會導致腸胃缺少動力。 二、脾虛的癥狀在肌肉上的表現(xiàn): 肥胖或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于“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 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三、脾虛癥狀在婦科中的表現(xiàn): 白帶過多或過少 女性因為婦科炎癥,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濕重。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經血。 四、脾虛癥狀在睡眠時候的表現(xiàn): 流口水 脾虛的人會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另外會感到頭蒙,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和脾虛也有關系。 中醫(yī)認為,涎(口水)為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時,才會出現(xiàn)睡覺流口水的現(xiàn)象。 五、脾虛癥狀的自查: 看看自己的舌頭 除了以上我們所說的癥狀外,你還可以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邊齒印比較明顯,就是脾虛的表現(xiàn)。 一、飲食規(guī)律: 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規(guī)律飲食,尤其注意早飯一定要吃。 二、中醫(yī)食療: 粥是最好的養(yǎng)脾早餐,可以以小米為主,加入大棗、山藥等健脾食物。如果氣血虧虛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濕氣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 三、忌寒涼: 冰涼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盡量少吃,如苦瓜。 四、飲食清淡: 平時吃飯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膩的、咸的無利于脾的運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 五、按摩: 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有大便干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六、作息規(guī)律: 平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按時作息,養(yǎng)成睡午覺的習慣,可以補氣養(yǎng)血。 一個人如果長時間的脾虛的話,就會造成很多的嚴重后果,所以我們建議,脾虛患者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時的發(fā)現(xiàn)脾虛疾病,及時的治療。 七、能夠調理脾虛的穴位: 足三里、脾腧穴、中脘穴、三陰交、血海穴等。 脾為什么這么重要?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 脾主運化,統(tǒng)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出生后,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yǎng),故稱脾為后天之本。 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tǒng)。 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jié)、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 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老年人當中,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能出現(xiàn)或伴有脾虛。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