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楚,足金、K金、K白金、白金、鉑金的區(qū)別 | 您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屬猴帶黃金還是白金好呢 › 傻傻分不清楚,足金、K金、K白金、白金、鉑金的區(qū)別 |
關于足金、k金、k白金、白金、鉑金的區(qū)別, 要解開謎團,需要從了解金的含量和標識說起。 在我國,最早是崇尚足金,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 隨著寶石鑲嵌首飾的流行, 18k金首飾成為時尚首飾的主流。 那什么是足金?什么是k金呢? 黃金(Au):黃色貴金屬,純金999一般以24K稱之,質地柔軟富延展性。 【足金】 足金是指含金量在99%以上的純黃金,通常有二足金(99%)和千足金(99.9%)之說。 【K金】 k金則是指金與其它金屬元素的合金,確切的說,k制單位是以24等分劃分金含量的黃金計量單位。也就是說,只要是以k作為標識的,不論是黃色還是白色,都是指黃金的含量。 最高的k金是24k金,也就是足金,另外常見的還有18k、14k、9k,18k金中金的含量為18/24=75%,表明含金量為75%,14k為14/24=58.3%,表明含金量為58.3%。 K金——亮黃色貴金屬合金,因黃金質軟不易打造成精致珠寶首飾,由黃金(Au)、銀(Ag)、銅(Cu)等調配組合而成,用為高級珠寶鑲造合金,以黃金含量來區(qū)分等級,黃金含量750稱為18K、585稱為14K、500稱為12K、417稱為10K 、333稱為8K。 因此,在購買首飾飾品時,只要標識中顯示為“18k”、“14k”等,都說明是黃金,并不是鉑金。 重點來了(敲!黑!板!) 人們的傳統意識中總認為k金就是18k金,則是大錯特錯的,k金標識出了注意“k”字以外,還要注意“k”字前面含金量的數字,如18k、14k、9k等等。 一些不法小販往往利用9k金(含金量37.5%)冒充18k金,銷售時只是統稱為“k金”,不標明含金量,顧客稍不留神就上當了! 白K金(Wg):替代白金而開發(fā)之白色合金,由黃金(Au)添加鈀(Pd)、銀(Ag)等調配組合而成的白色合金,因外觀顏色與白金頗為類似,在外觀上不易判別,常被誤以為白金,但在質感與重量上兩者則有明顯差距,白金在質感密度與商品價值上比白K金高,但白K金則有價格低廉的優(yōu)勢。 Pt1000:白金為1000,白金。 Pt950:白金為95%,鈀5%的二元合金。 Pt900:白金為90%,鈀10%的二元合金。 Pt850:白金為85%,鈀和銅15%的三元合金。 K金顏色變化非常大, 以下配方僅供參考 K是Karat縮寫,我們習稱為(k金),是國際上用來表示黃金純度(即含金量)的符號 。 K gold—K金 platinic—含白金的 platinize—鍍白金 platinum—白金 to plate wiht gold; to gild; gilding—鍍金 24K金 黃金純度999(99.9%)以上,稱純金、足金、正金、999金、9999金 22K金 24K金(91.7%)+銀和銅的合金(8.3%)的三元合金,黃色 18K金 24K金(75%)+銀和銅的合金(25%)的三元合金,黃色 18K金 24K金(75%)+銀(25%)的二元合金,帶綠 18K金 24K金(75%)+銅(25%)的二元合金,帶紅 18K金 24K金(75%)+銀(6%)+銅(19%)的三元合金,帶粉紅 18K金 24K金(75%)+銅(8%)+鋅(5%)+鎳(12%)的四元合金,灰色 18K白K金、 白18K金 純金為(75%)+銀(10%)+鈀(15%)的合金的三元合金,銀白色 14K金 純金(58.5%)+銀和銅的合金(41.5%)的三元合金,黃色 12K金 純金(50%)+銀和銅的合金(50%)的三元合金,黃色 10K金 純金(41.7%)+銀和銅的合金為(58.3%)的三元合金,黃色 9K金 純金(37.5%)+銀和銅的合金為(62.5%)的三元合金,黃色除了24k金以外,其它k金中都會含有的其它金屬元素,一般是銀(ag)、銅(cu)、鎳(ni)、鈀(pd)等,所含元素的種類和含量不同,會導致配制的k金顏色的不同,有黃色的、白色的、玫瑰色的等等,其中白色的若是18k金一般就稱為18k白金,意思為“18k的白色金”,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黃金,并不是鉑金。 【白金】 “白金”一詞最早是用來表示鉑金的,因為鉑金就是以其耀眼的白色而吸引人們的眼球。但是隨著人們在配制k金時,加一些鎳或鈀等致白元素,會使原本黃色的金變?yōu)榘咨沟檬忻嫔铣霈F了白色的黃金(如18k白金),“白金”一詞不再是鉑金的“專利”了,市場上一度出現混亂,一些不法商戶也利用人們認為白金就是鉑金的傳統心里,將18k白金稱為“白金”來冒充鉑金欺騙消費者。 白金一般是指鉑(platinum) 鉑金95%+貴金屬5%的二元合金,在飾金里稱純白金、正白金或真白金。但這些稱呼并不合理,并且容易與白色K金混淆。它的符號是Pt,銀灰白色,比重21.35,熔點1700℃,摩氏硬度4 – 4.5度,化學性穩(wěn)定,除王水以外不受酸堿腐蝕。純鉑比較柔軟,在飾金里加入釕、銠、鈀等金屬會增加其硬度。 如何區(qū)別k金和鉑金呢? 其實很簡單,主要是要注意首飾制品上面的標識: 黃金制品不論是什么顏色,都會表明有“au”、“g”、“k”字樣和千分制或百分制的含量 標識,一般常見標識有: 千分制:au990 au999 g990 g999 g750等 鉑金制品都會有“pt”或“pt”字樣和千分制的含量標識,如:pt990 pt950 pt900。 鈀金是一種同屬鉑族元素的金屬鈀的合金,有“pd”或“pd”字樣和千分制的含量標識,如:pd900 pd950等。 對于過了30歲的女性朋友來說,黃金可以算得上是最流行的飾品之一了。佩戴黃金飾品,不僅可以彰顯出雍容華貴的氣質,黃金本身也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只了解“黃金”這一個籠統的概念,對足金、K金、彩金、鉑金的概念卻很模糊。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哪種黃金飾品最值得投資收藏呢? 吶我來念叨念叨這些常識 一、K金是如何劃分的 K金的計算方式是將純黃金分為24份,24k金即含金量達100%純金,按照含金量多少劃分為:22K,18K,14K,9K等。然而,金無足赤,含金量99.90%者,稱“千足金”,但自2016年5月4日起我國取消“千足金”的說法,含金量 千分數990以上的均稱為“足金”。 在黃金制品中通常都會有相關印記,如18K金為Au 750。 24K金:含金量≥990‰; 22K金:含金量≥916‰; 18K金:含金量≥750‰; 14K金:含金量≥585‰; 9K金:含金量≥375‰。 二 18k白金不是指鉑金,我們通常所說的“18K白金”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白色18K黃金”,其成分為:75% 黃金+鎳+銀+鋅,因而標識Au 750或G 18K。 事實上,白色K金(White Gold)并不等于白金,在貴金屬國標中明確指出只有鉑金才能被稱為“白金”。 鉑金(Platinum)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白色貴金屬,只有鉑金含量不低于850‰的首飾才能被稱為鉑金首飾,且須帶有Pt標志,通常為Pt 850、Pt 900、Pt 950,因此鉑金首飾并不存在所謂的18K或750(即75%)純度。 現在市面鉆戒也好其他寶石首飾也好,用18k金的多些,因為鉑金密度大,也很軟,一方面做出來的首飾看起來很厚重,一方面很軟也容易變形刻劃,抓不牢主石,而18k金比較硬,線條能做出來也更為便宜,所以廣泛應用于珠寶首飾中。 三、彩金,彩金就是通過在K金添加某種貴金屬使其呈現成不同的顏色,通常是由黃金+補口(18K彩金中所含的別外25%成份)形成,補口通常為K黃、K白或K紅補口。 18K金加上這三種補口便可分別形成黃色、白色、玫瑰金色。但這時形成的顏色還需加一層電鍍層才能使其鮮艷光亮。 玫瑰金是一種偏粉的金色,75%黃金+22.5%銅+2.75%銀即可得到玫瑰金色,通過調整三者間的比例可以得到許多不同顏色。 今天小編收集了關于黃金、K金、白金、彩金貴金屬配比,向大家展示各種K金的具體成份: 當然還有秘密配方: 白金一般是指鉑(Platinum): 鉑金95%+貴金屬5%的二元合金,在飾金里稱純白金、正白金或真白金。但這些稱呼并不合理,并且容易與白色K金混淆。它的符號是Pt,銀灰白色,比重21.35,熔點1700℃,摩氏硬度4–4.5度,化學性穩(wěn)定,除王水以外不受酸堿腐蝕。純鉑比較柔軟,在飾金里加入釕、銠、鈀等金屬會增加其硬度。 白K金(Wg) :替代白金而開發(fā)之白色合金,由黃金(Au)添加鈀(Pd)、銀(Ag)等調配組合而成的白色合金,因外觀顏色與白金頗為類似,在外觀上不易判別,常被誤以為白金,但在質感與重量上兩者則有明顯差距,白金在質感密度與商品價值上比白K金高,但白K金則有價格低廉的優(yōu)勢。 Pt999:鉑金為99.9%; Pt950:鉑金為95%,鈀5%的二元合金; Pt900:鉑金為90%,鈀10%的二元合金; Pt850:鉑金為85%,鈀和銅15%的三元合金。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二毛! 這些篇文章你看了嗎?易縣人都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