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成九轉(zhuǎn)圖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屬猴人防小人佩戴什么飾品 › 丹成九轉(zhuǎn)圖 |
丹成九轉(zhuǎn)圖2013-02-12 20:15:59| 分類:丹道類|舉報|字號訂閱丹成九轉(zhuǎn)圖(文字說明)人一身有三百六十骨節(jié),八萬四千毛孔。 背后有三關(guān):尾閭、夾脊、玉枕。 從尾閭沿脊骨而上有一條髓路,號稱漕溪,又叫黃河。 這是陽升之路。 沿此路上行至兩腎應(yīng)相對的中點為夾脊關(guān),再上至腦為玉枕關(guān)。 這就是背后的三關(guān)。 人體又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 泥丸是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開一竅,是人藏神的所在。 泥丸在兩眉心入腦的正中央處。 兩眉中心叫天門,由天門入內(nèi)一寸為明堂,再入內(nèi)一寸是洞房,再入內(nèi)一寸即是泥丸宮了。 眉心的下面是鼻柱,又叫雷霆府。 人口中有兩竅通入咽喉,此有舌,舌內(nèi)有金鎖關(guān),與舌相對,又名為鵲橋。 鼻下的人中穴與舌內(nèi)金鎖關(guān)相對。 其間有督脈循行,這是人體的根本,名為上九竅,又名性根。 人的口又叫玉泉,也稱華池。 舌下有四竅,二竅通心為液,二竅通腎為津,此處可稱為人體的神室。 泥丸宮九竅是天皇之宮,形狀如雞子,似蓬壺昆侖。 佛教中人稱此處為須彌山。 練功之人不可不知。 玄帝丹成九轉(zhuǎn)歌訣一、一炁登真筑得元陽真土,取來混煉金波,山泉倒會玄壺,真意同歸無我。 二、土脈迎陽陽炁初浮海上,春光潛動園中;試看枝頭玉果,葆真固蒂垂紅。 三、地天交泰鼎中飛白雪,爐內(nèi)發(fā)黃芽;怱燭春窗影,坤乾會本家。 四、日月同衡捉得日烏歸鼎,擒來玉兔分爐;會合先天真水,玄珠同照虛無。 五、子母同歸配合乾坤正氣,收會離坎金精;神入玄關(guān)一竅,其中水底生金。 六、回光返照(臺光反焰)采取三華滿樹,回風(fēng)上下分開;光透簾幃寶相,一輪明鏡無埃。 七、太極分符兩竅又稱鵲橋。 喉是人體內(nèi)外氣出入的通道。 喉中有軟喉人稱之為咽,它是飲食入腸胃的通道。 喉的通道有十二節(jié),號稱重樓,直下肺竅,以至于心。 心上有骨,人稱為鳩尾。 心下有穴,名叫絳宮。 這是龍虎交會的地方。 由此而下三寸六分處,名為土釜黃庭穴,這就是三田中的中丹田。 中丹田處,左有明堂,右有洞房。 元英居于左,為肝。 白元居于右,為肺。 中間還空一寸二分之地,是藏氣的所在,練氣的場所。 由此直至臍下三寸六分。 人們說,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到地八萬四千里。 自心至腎剛好是八寸四分。 天心是三寸六分。 地腎是三寸六分。 中有丹田一寸二分。 三數(shù)相加不正好八寸四分嗎?臍門又叫生門。 此處有七竅通于外腎,這些竅是精神浭漏之竅。 任脈又稱偃月爐,下有九竅,人稱地獄豐都。 氣海下一寸三分處,名叫玉池,即下丹田。 此處為藏精的所在,采藥的場所。 下丹田也是左明堂,右洞房二穴方圓一寸三分。 這里有兩竅通于內(nèi)腎。 腎中有竅通于尾閭,尾閭通兩腎堂以至膝下三里穴。 再下涌泉穴。 綜上所述即是人身體內(nèi)部相互溝通的關(guān)竅。 天有九宮,地有九州。 人下丹田連通九竅,與地有九州相符。 泥丸宮有九穴,與天上九宮相合。 腦骨有八片,以應(yīng)八方。 腦又名彌羅天、玉帝宮、純陽宮。 腦中有一穴,名為玄穹穴,又名元神宮。 一刻時中雙子午,無文卦內(nèi)定乾坤。 斗柄逆旋分妙用,烏精兔髓自升沉。 八、玄壺珠黍山海光涵日月,爐鼎炁別乾坤;一粒結(jié)成珠黍,神龍出谷頻吞。 九、萬象混元金鼎火還真氣滿,玉河水凈雜流除;分開日月歸無象,混煉形成返太虛。 如上九首歌訣,原系不傳之密,可謂練功者登堂入室的捷徑。 圖中青龍表示肝神。 肝神形如青龍,名龍煙字含明。 象如懸匏,稍近心,左三葉,右四葉,膽附短葉下,重四斤四兩。 為心母,為腎子。 肝中有三魂,名曰:真靈、臺光、幽精。 目為之官。 左目為甲,右目為乙。 男子至六十,肝氣衰,肝葉薄,膽漸滅,目即昏。 在形為筋。 肝脈合于木魂之臟也。 于液為淚。 腎邪于肝,故多淚。 膽為肝之腑,膽與肝合也。 黃庭經(jīng)云:和制魂魄津液平,外應(yīng)眼目日月精。 百疴所鐘在元英,用同七日自充盈。 圖中龜蛇之形表示膽。 膽者,金之精,水之氣,其色青。 附肝短葉下。 膽者,敢也。 膽大者必不驚神。 名龍輝,字威明。 形如龜蛇混形,其象如懸袋。 重三兩三銖,為肝之腑。 若據(jù)膽,當(dāng)不在五臟之內(nèi),應(yīng)歸于六腑。 但膽亦受水氣,與坎同道,又不可同與六腑。 故別立膽臟,合于膀胱,亦立毛發(fā)。 黃庭經(jīng)云:生諸力氣箝虎兵,外應(yīng)眼瞳鼻柱間。 腦發(fā)相扶亦俱鮮,九色錦衣綠華裙。 圖中玄鹿表示腎。 腎屬北方水,于卦屬坎,末節(jié)形似玄鹿兩頭。 名玄溟,字育嬰。 象如卵石子。 重一斤一兩。 主分水氣,灌注一身,如樹之有根。 左曰腎,右曰命,生炁之腑,死炁之門。 如守之則存,用之則竭。 為肝母,為肺子,耳為之官。 天之生我流炁而變謂之精,精炁往來為之神。 神者,腎藏其情者。 左屬壬,右屬癸。 在辰為子亥,在炁為坎,在液為津,在形為骨。 經(jīng)于上焦,榮于中焦,衛(wèi)于下焦。 黃庭經(jīng)云:腎部之官玄關(guān)圓,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諸穴氣藏臟液,外應(yīng)兩耳百液津。 圖中朱雀表示心神。 心神形如朱雀,象如倒懸蓮華,能變水為血也。 神名丹元,字守靈。 重十二兩,對鳩尾下一寸,色如縞,映絳宮,有七孔三毛。 上智之人,七孔通明;中智之人,五孔心穴通炁;下智之人,炁明不通。 心為肝子,為脾母,舌為之宮闕,竅通耳,左耳為丙,右耳為之腑,與心合。 黃庭經(jīng)云:心部之宅蓮房花,下有童子丹元家。 童子即心神也。 心下為絳宮。 圖中白虎表示肺神。 肺神形如白虎,象如懸罄。 居五臟之上,對胞若覆蓋。 故為華蓋神。 名皓新,字虛成,重三斤三兩。 六葉兩耳,總計八葉。 肺為脾子,為腎母。 內(nèi)藏七魄為嬰兒,名尸狗、伏尸、雀陰、吞賺、非生母、除穢、避臭,乃七名也。 鼻為之官。 左為庚,右為辛。 在天,為咳,為液、為涕。 在形,為皮毛也。 上通氣至腦,下通炁至脾中。 是以,諸氣屬肺。 肺為呼吸之根。 黃庭經(jīng)云:喘息呼吸依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氣。 圖中鳳凰表示脾。 脾屬中央土,旺于四季,為黃帝,形神如鳳,象如覆翼。 名常在,字魂庭。 正掩臍上橫于胃。 坤之炁,土之精也,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兩。 闊三寸,長一尺。 脾為心子,為肺母,外通眉,口為之官,其神多嫉。 脾無定形,主上陰也。 故脾為五臟之樞。 開竅于口,在形為頰。 脾脈出于隱白,乃肉之本意處也。 黃庭經(jīng)云:治人百病消谷糧,黃衣紫帶龍虎章。 (抄自獨釣西江新浪博客)。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