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屬兔的和什么屬相最配相克1987 › 槐花 |
【中藥名】槐花 huaihua 【別名】槐花米、槐蕊。 【別名】Sophorae Flos。 【藥用部位】互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花及花蕾。前者習(xí)稱“槐花”,后者習(xí)稱“槐米”。 【植物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15~25米。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9~15,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7.5厘米,先端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花梗被毛;花萼鐘形,5齒裂;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具短爪,有紫脈;雄蕊10枚,分離,不等長;子房有細(xì)毛,花柱彎曲。莢 果肉質(zhì),連珠狀,長2.5~5厘米,不裂。種子1~6,腎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產(chǎn)地分布】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尤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多。 【采收加工】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及時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zhì)。 【藥材性狀】槐花:皺縮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鐘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黃色或黃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長圓形。雄蕊10枚,其中9個基部連合,花絲細(xì)長。雌蕊圓柱形,彎曲。體l輕。無臭,味微苦。槐米:卵形或橢圓形,長2~6毫米,直徑2~3毫米。花萼下部有數(shù)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xì)小。體輕,手捻即碎,無臭,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苦。歸肝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清肝瀉火。屬止血藥下屬分類的涼血止血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5~9克,水煎服。用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藥理研究】抗菌,凝血,止血。藥理研究表明,所含蕓香苷及其苷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細(xì)血管的正常張力,降低其通透性,可使因脆 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xì)血管恢復(fù)正常彈性。槲皮素可以擴(kuò)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循環(huán),增強(qiáng)心的收縮力和輸出量;并減少心率。有抗炎、解痙和抗?jié)冏饔茫约皩?xì)菌、病毒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化學(xué)成分】含蕓香苷(蘆丁)10%~28%。以花蕾中含量最高,開放后含量減少。另含三萜皂苷、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異鼠李糖-3-蕓香糖苷、山柰酚-3-蕓香糖苷、槲皮素、赤豆皂苷、槐花皂苷、槐花二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虛寒及陰虛發(fā)熱而無實火者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大腸下血:槐花、荊芥穗等分。為末,酒服。(《經(jīng)驗方》) ②治脫肛:槐花、槐角等分炒香黃,為細(xì)末,用羊血蘸藥,炙熱食之,以酒送下。或以豬膘去皮,蘸藥炙服。(《百一選方》) ③治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30克。為末,每服6克。淡豉湯下。(《篋中秘寶方》) ④治血淋:槐花燒過,去火毒,杵為末。每服3克,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⑤治血崩:陳槐花30克,百草霜15克。為末,每服9~12克,溫酒調(diào)下(《良朋匯集》槐花散) ⑥治白帶不止:槐花(炒)、牡蠣(煅)等分。為末,每酒服9克,取效。(《摘玄方》) ⑦治吐血不止:槐花不拘多少。火燒存性。研細(xì),入麝香少許。每服9克,溫糯米飲調(diào)下。(《圣濟(jì)總錄》槐香散) ⑧治中風(fēng)失音:槐花一味炒香熟,三更后床上仰臥,隨意服。(《世醫(yī)得效方》獨行散) 最近更新時間:2018-06-23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