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吳亦凡八字命理看事件 › 吳 |
吳 U+5433, 吳
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5433
← 吲[U+5432]
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
吳 →[U+5434]
跨語言[編輯]
繁體中文
吳
日本新字體
呉
簡(jiǎn)體中文
吳
漢字[編輯] 吳(口部+4畫,共7畫,倉頡碼:口女弓大(RVNK),四角號(hào)碼:26801,部件組合:????大口) 來源[編輯] 康熙字典:第179頁第4字 大漢和辭典:第3365字 大字源:第396頁第15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1卷第595頁第8字 辭海:第258頁第6行第1字 宋本廣韻:第83頁第30字 Unihan:U+5433 漢語[編輯] 正體/繁體 吳 簡(jiǎn)體 吳* 異體 呉??????? 維基百科有以下相關(guān)的條目:吳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吳 (粵語)吳 (文言文)Ng?? (sè?) (閩南語)吳 (吳語) 字源[編輯] 古代字體(吳) 商 西周 《說文解字》(漢·許慎) 《六書通》(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同聲符字 (吳) (鄭張尚芳 (2003))? 上古漢語 吳 *??a? 蜈 *??a? 鋘 *??a?, *??ra? 麌 *??a?, *??a? 祦 *?a? 誤 *??a?s 悞 *??a?s 娛 *??a?s, *??a 虞 *??a 澞 *??a 鸆 *??a 俁 噳 *??a?會(huì)意漢字 :口 (“嘴巴”) + 夨 (“歪頭的人”) – 說話大聲。 詞源1[編輯] “喊” 也許與藏語 ?????? (ngar skad,“咆哮;喊”)、藏語 ???? (nga ro,“咆哮;叫、喊”)相關(guān) (Schuessler, 2007)。 發(fā)音[編輯] 官話 (拼音):wú (wu2) (注音):ㄨˊ 粵語 (廣州–香港話,粵拼):ng4 (臺(tái)山話,維基詞典拼音):m3 贛語 (維基詞典):u4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g (梅縣,客家話拼音):n2 晉語 (維基詞典):vu1 閩北語 (建寧羅馬字):ng? 閩東語 (平話字):ngù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ng?? / g??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ghou5 湘語 (長(zhǎng)沙話,維基詞典):u2 官話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 拼音:wú 注音:ㄨˊ 通用拼音:wú 威妥瑪拼音:wu2 耶魯官話拼音:wú 國語羅馬字:wu 西里爾字母轉(zhuǎn)寫:у (u) 漢語國際音標(biāo) (幫助):/u3?/ 粵語 (標(biāo)準(zhǔn)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ng4 耶魯粵拼:?gh 廣州話拼音:ng4 廣東拼音:ng4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21/ (臺(tái)山話,臺(tái)城) 維基詞典拼音:m3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m?22/ 贛語 (南昌話) 維基詞典:u4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u3?/ 客家語 (四縣話,包括苗栗和美濃) 白話字:?g 客家語拼音:ngˇ 客家話拼音:ng2 國際音標(biāo):/??11/ (梅州話) 客家話拼音:n2 國際音標(biāo):/n?11/ 晉語 (太原話) 維基詞典:vu1 國際音標(biāo) (老派):/vu11/ 閩北語 (建甌話) 建寧羅馬字:ng?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u33/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ngù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u?3/ 閩南語 (泉漳話:廈門、泉州、臺(tái)北、高雄、鹿港、三峽、馬公、新竹、菲律賓) 白話字:ng?? 臺(tái)羅:ng?o 普實(shí)臺(tái)文:ngoo 國際音標(biāo) (高雄):/???23/ 國際音標(biāo) (菲律賓):/??2?/ 國際音標(biāo) (廈門, 泉州, 臺(tái)北, 鹿港):/???2?/ (泉漳話:廈門、泉州、漳州、臺(tái)南、宜蘭、金門、臺(tái)中、菲律賓) 白話字:g?? 臺(tái)羅:g?o 普實(shí)臺(tái)文:goo 國際音標(biāo) (漳州):/ɡ?13/ 國際音標(biāo) (廈門, 泉州, 臺(tái)南, 宜蘭, 金門, 菲律賓):/ɡ?2?/ (潮州話) 潮州話拼音:ghou5 模仿白話字:g?u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ɡou??/ 湘語 (長(zhǎng)沙話) 維基詞典:u2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u13/ 中古漢語:ngu 韻圖 字 吳 讀音 # 1/1 聲 疑 (31) 韻 模 (23) 調(diào) 平 (?) 開合 開 等 一 反切 五乎切 白一平方案 ngu 擬音 鄭張尚芳 /?uo/ 潘悟云 /?uo/ 邵榮芬 /?o/ 蒲立本 /??/ 李榮 /?o/ 王力 /?u/ 高本漢 /?uo/ 推斷官話讀音 wú 推斷粵語讀音 ng4 上古 (白–沙):/*???a/ (鄭張):/*??a?/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tǒng)1.1 (2014) 字 吳 讀音 # 1/1 現(xiàn)代北京音(拼音) wú 構(gòu)擬中古音 ??ngu?? 構(gòu)擬上古音 /*???a/ 英語翻譯 shout; name of a state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tǒng)的上古漢語標(biāo)注筆記: * 圓括號(hào)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hào)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hào)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hào) "-" 表示語素范圍; * 句號(hào) "." 表示音節(jié)范圍。 鄭張系統(tǒng) (2003) 字 吳 讀音 # 1/1 序號(hào) 13094 聲符 吳 韻部 魚 小分部 0 對(duì)應(yīng)中古韻 吾 構(gòu)擬上古音 /*??a?/ 注釋 金文象對(duì)人口出大聲,令其震驚而側(cè)首避讓,馮時(shí)說 釋義[編輯]吳 ? 說話大聲;喊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文言文,繁體]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文言文,簡(jiǎn)體]出自:《詩經(jīng)》,約公元前11 – 前7世紀(jì)Bù wú bù áo, hú kǎo zhī xiū. [漢語拼音]不喧嘩、不放肆,保佑大家吉祥與長(zhǎng)壽。 ? 大 (歷史) (~國) 吳國,周朝活動(dòng)于長(zhǎng)江下游的一個(gè)諸侯國 (歷史) (~國) 東吳,中國歷史三國時(shí)期的東南部政權(quán) (歷史) (~國) 吳國,五代時(shí)期十國之一 由江蘇北部和浙江南部組成的區(qū)域 漢語方言之一,包括蘇州話和上海話 參見:吳語 姓氏 吳三桂/吳三桂? ―? Wú Sānguì? ―? 中國軍事家 吳作-棟 [閩南語泉漳片,繁體]吳作-棟 [閩南語泉漳片,簡(jiǎn)體]G?? Chok-tòng [白話字]第二任新加坡總理 派生詞[編輯] → 英語: Wu,Ng,Goh,Ngo → 他加祿語: Go,Wu 組詞[編輯] 句吳/句吳吳下阿蒙/吳下阿蒙吳儂/吳儂吳剛伐桂/吳剛伐桂吳國/吳國吳堡/吳堡吳子/吳子吳宮教陣/吳宮教陣吳家灣/吳家灣吳山/吳山吳川/吳川吳市吹簫/吳市吹簫吳店/吳店吳棚/吳棚吳榜/吳榜吳樓/吳樓吳江/吳江吳沙/吳沙吳派/吳派吳淞江/吳淞江吳灣/吳灣吳牛喘月/吳牛喘月吳茱萸/吳茱萸吳語/吳語吳越/吳越吳越同舟/吳越同舟吳郭魚/吳郭魚吳都/吳都吳鉤/吳鉤吳鋪/吳鋪吳音/吳音吳頭楚尾/吳頭楚尾吳鹽/吳鹽吹簫吳市/吹簫吳市大吳/大吳孫吳/孫吳宋畫吳冶/宋畫吳冶東吳/東吳楚尾吳頭/楚尾吳頭 參見[編輯] 中國歷史朝代 名稱 起訖 分段 夏 (~朝、~代) 2070 – 1600 B.C.E. 商 (~朝、~代)殷 (~朝、~代) 1600 – 1046 B.C.E. 周 (~朝、~代) 1046 – 256 B.C.E. 西周 東周/東周 春秋 戰(zhàn)國/戰(zhàn)國 秦 (~朝、~代) 221 – 206 B.C.E. 漢/漢 (~朝、~代) 206 B.C.E. – 220 C.E. 西漢/西漢 新 (~朝) 東漢/東漢 三國/三國 220 – 280 C.E. 魏 蜀 吳/吳 晉/晉 (~朝、~代) 265 – 420 C.E. 西晉/西晉 東晉/東晉 南北朝 420 – 589 C.E. 北朝 北魏 西魏 東魏/東魏 北周 北齊/北齊 南朝 劉宋/劉宋 南齊/南齊 梁 (~朝、~代) 陳/陳 (~朝、~代) 隋 (~朝、~代) 581 – 618 C.E. 唐 (~朝、~代) 618 – 907 C.E. 五代十國/五代十國 907 – 960 C.E. 遼/遼 (~朝、~代) 907 – 1125 C.E. 宋 (~朝、~代) 960 – 1279 C.E. 北宋 南宋 西夏 1038 – 1227 C.E. 金 (~朝、~代) 1115 – 1234 C.E. 西遼/西遼 1124 – 1218 C.E. 元 (~朝、~代) 1271 – 1368 C.E. 明 (~朝、~代) 1368 – 1644 C.E. 清 (~朝、~代) 1636 – 1912 C.E. 詞源2[編輯] 發(fā)音[編輯] 官話 (拼音):yú (yu2) (注音):ㄩˊ 官話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 拼音:yú 注音:ㄩˊ 通用拼音:yú 威妥瑪拼音:yü2 耶魯官話拼音:yú 國語羅馬字:yu 西里爾字母轉(zhuǎn)寫:юй (juj) 漢語國際音標(biāo) (幫助):/y3?/ 釋義[編輯]吳 虞的另一種寫法。 日語[編輯] 漢字[編輯] 吳(表外漢字,舊字體漢字,新字體形式呉)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qǐng)協(xié)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 讀法[編輯] 吳音: ぐ (gu) 漢音: ご (go) 訓(xùn)讀: くれ (kure,吳)、くれる (kureru,吳れる) 名乘: くに (kuni)、くれ (kure) 使用說明[編輯]本字符缺乏 JIS 支援。日本使用呉 (U+5449) 來替代。 朝鮮語[編輯] 漢字[編輯]吳 (音訓(xùn) ?? ? (seongssi o))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qǐng)協(xié)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吳 (音訓(xùn) ???? ? (keunsorichil hwa))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qǐng)協(xié)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 越南語[編輯] 漢字[編輯]吳:儒字;讀法:ng? Ng? (“姓氏”)的漢字。 |
CopyRight 2018-2019 實(shí)驗(yàn)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