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 您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化祿入疾厄 › 化 |
化[huà] 〈動〉 【本義】:變化,改變 【造字法】:古字為“匕”。會意。甲骨文,從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變化。 1 同本義 ([En.] turn;change) 【引】 1 《說文》:匕,變也。 徐灝曰:“匕化古今字。” 2 《易·系辭傳》:知變化之道。 虞注:“在陽稱變,在陰稱化,四時變化。” 荀注:“春夏為變,秋冬為化,坤化為物。” 3 《禮記·樂記》:和故百物化焉。 4 《周禮·柞氏》:若欲其化也。 注:“猶生也。” 5 《荀子·正名》:狀態(tài)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 注:“化者改舊形之名。” 6 《國語·晉語》:勝敗若化。 注:“言轉化無常也。” 7 《呂氏春秋·察今》:因時而化。 8 《史記·貨殖列傳》:終不能化。 9 《聊齋志異·促織》:身化促織。 10 清· 林覺民《與妻書》:而骨化石。 【例】 又如:化現(xiàn)(變化);化心(改變其心性);化先(四時變化之始);化治(變化治理) 2 教化 ([En.] help (a misguided or erring person) to change by education,persuasion,setting an example,etc.) 【引】 1 《說文》:化,教行也。 段注:“上匕之而下從匕謂之化。” 2 《周禮·大宗伯》:以禮樂合天地之化。 3 《荀子·七法篇》:漸也,順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謂之化。 4 《荀子·不茍篇》:神則能化矣。 5 《禮記·中庸》:變則化。 6 《呂氏春秋·士容》:淳淳乎純謹畏化。 注:“教也。” 7 楊惲《報孫會宗書》: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 【例】 又如:化聲(因推行教化而有聲譽);化行(教化播揚于某地);化誨(開導教誨);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猶如雨水滋潤植物一樣);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氣(化育之氣);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歸順);化流(德化傳布) 3 感化;轉變人心 ([En.] help to change by persuasion) 【引】 1 《公羊傳·桓公六年》:正月實來化我也。 注:“行過無禮謂之化。” 2 鄒陽《獄中梁王書》: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獨化于陶鈞之上。 【例】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習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順服);化盜(感化盜賊使為良民) 4 募化 ([En.] collect alms) 【引】 1 《西游記》:你去那里化些齋吃。 【例】 又如:化飯(化齋);化布施(即化緣。佛教用語。募化錢糧);化錢(募化錢財);化齋(僧道向人募化齋飯) 5 用火燒 ([En.] burn up)。 【例】 如:化人場(化人廠。即火葬場);火化 6 消化;領會,融會貫通 ([En.] digest) 【引】 1 楊萬里《庸言》:學而不化,非學也。 【例】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7 死 ([En.] die) 【引】 1 晉· 陶淵明《讀山海經》: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2 唐· 劉禹錫《祭柳員外文》:惟君平昔,聰明絕人,今雖化去,夫豈無物! 8 消除,去掉 ([En.] eliminate;get rid of) 【引】 1 《韓非子·五蠹》:以化腥臊。 化[huà] 〈名〉 1 習俗,風氣 ([En.] convention;custom) 【引】 1 《漢書》: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En.] Nature) 【引】 1 王羲之《蘭亭集序》:修短隨化。 【例】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兒(造化小兒) 3 化學 ([En.] chemistry)。 【例】 如:數(shù)理化 化[huà] 〈后綴〉 4 使成為,使變成 ([En.] -ize;-ify)——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后面,以構成動詞。 【例】 如:綠化;電氣化;現(xiàn)代化 5 另見 huā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備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