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 | 您所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兩個(gè)屬蛇的人適合一起嗎女孩 › 兩 |
兩 U+5169, 兩
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5169
← 全[U+5168]
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
兪 →[U+516A]
漢字
兩
漢語數(shù)詞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2
103
104
108
1012
標(biāo)準(zhǔn)(小寫/小寫)
〇/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萬/萬/十千 (馬來西亞、新加坡)
億/億
兆 (臺灣)萬億/萬億 (中國大陸)
金融(大寫/大寫)
零
壹
貳/貳
參/叁
肆
伍
陸/陸
柒
捌
玖
拾
佰
仟
總筆畫:8畫
部首:入 + 6 畫
簡化字:兩
異體字(?):両
相關(guān)字詞:雙|二|對
數(shù)字:2
字形拆解/相關(guān)派生漢字
系列#1101(兩):
兩|倆|掚|啢|脼|裲|蜽|緉|輛|魎
說文解字
二十四銖爲(wèi)一兩。從一;?,平分,亦聲。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入字部》 兩〔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yǎng)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xié)耦萬民,聯(lián)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shù)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wèi)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zhǔn)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wèi)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jì)》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康熙字典》 參考[編輯] 大字源:272頁,第11字 漢語大字典:第1卷,24頁,第2字 康熙字典:126頁,第13字 辭海:145頁,第6行,第2字 Unihan數(shù)據(jù):U+5169 Unihan數(shù)據(jù):U+F978 編碼[編輯] “兩”的Unihan資料 倉頡輸入法:MLBO 四角號碼:10227 Unicode編碼: 十進制:20841 UTF-8:E5 85 A9? UTF-16:5169 UTF-32:00005169 Big 5:A8E2 CCCII:213323 CNS 11643-1986:1-4C25 CNS 11643-1992:1-4C25 EACC:213323 GB 12345-90:3329 JIS X 0208-1990:4932 KPS 9566-97:D7DE KS X 1001:1992:5355 中文電碼: 臺灣:0357 “兩”的Unihan資料 Unicode編碼: 十進制:63864 UTF-8:EF A5 B8? UTF-16:F978 UTF-32:0000F978 KS X 1001:1992:6927 漢語[編輯] 兩 讀音[編輯] 官話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 (拼音):liǎng (liang3) (注音):ㄌㄧㄤˇ (成都話,四川話拼音):niang3 粵語 (廣州–香港話,粵拼):loeng5 (臺山話,維基詞典拼音):liang2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lióng 閩東語 (平話字):lang / liōng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nn?g / nňg / nō? / lióng / liáng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no6 / liang2 吳語 (太湖片,吳語學(xué)堂拼音):6lian / 4lian / 3lian 官話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 拼音:liǎng 注音:ㄌㄧㄤˇ 通用拼音:liǎng 威妥瑪拼音:liang3 耶魯官話拼音:lyǎng 國語羅馬字:leang 西里爾字母轉(zhuǎn)寫:лян (ljan) 漢語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i?ɑ?21?/ (成都話) 四川話拼音:niang3 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liang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nia??3/ 粵語 (標(biāo)準(zhǔn)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loeng5 耶魯粵拼:léuhng 廣州話拼音:loeng5 廣東拼音:lêng5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13/ (臺山話,臺城) 維基詞典拼音:liang2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ia???/ 客家語 (四縣話,包括苗栗和美濃) 白話字:lióng 客家語拼音:liongˋ 客家話拼音:liong3 國際音標(biāo):/li?o?31/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lang / liōng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ɑ?2?2/, /l?uo?33/ 註解: lang - 白; liōng - 文. 閩南語 (泉漳話:廈門、臺北、高雄、臺南、三峽、宜蘭、金門、馬公、新竹、臺中) 白話字:nn?g 臺羅:nn?g 普實臺文:nng 國際音標(biāo) (廈門, 金門):/n??22/ 國際音標(biāo) (臺北, 高雄, 臺南, 宜蘭):/n??33/ (泉漳話:泉州、鹿港、菲律賓) 白話字:nňg 臺羅:nňg 國際音標(biāo) (泉州):/n??22/ 國際音標(biāo) (鹿港, 菲律賓):/n??33/ (泉漳話:漳州、檳城) 白話字:nō? 臺羅:nōo 普實臺文:no 國際音標(biāo) (漳州):/n??22/ 國際音標(biāo) (檳城):/n?21/ (泉漳話:廈門、泉州、臺灣話(常用)) 白話字:lióng 臺羅:lióng 普實臺文:liorng 國際音標(biāo) (高雄):/li????1/ 國際音標(biāo) (廈門, 臺北):/li????3/ 國際音標(biāo) (泉州):/li??????/ (泉漳話:漳州) 白話字:liáng 臺羅:liáng 普實臺文:liarng 國際音標(biāo) (漳州):/li?a??3/ 註解: nn?g/nňg/nō? - 白; lióng - 文. (潮州話) 潮州話拼音:no6 / liang2 模仿白話字:n? / liáng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no3?/, /lia??2/ 註解: no6 - 白; liang2 - 文. 吳語 (太湖片:上海, 崇明, 蘇州, 寧波) 吳語學(xué)堂拼音:6lian 吳音小字典:lian去 維基詞典羅馬化 (上海話):3lian 國際音標(biāo) (上海):/li?23/ 國際音標(biāo) (崇明):/?li?313/ 國際音標(biāo) (蘇州):/li?231/ 國際音標(biāo) (寧波):/li?113/ (太湖片:松江, 崇明, 嘉興, 桐鄉(xiāng), 海寧, 海鹽, 紹興) 吳語學(xué)堂拼音:4lian 吳音小字典:lian上 國際音標(biāo) (松江):/li??22/ 國際音標(biāo) (崇明):/?li?2?2/ 國際音標(biāo) (嘉興):/li?213/ 國際音標(biāo) (桐鄉(xiāng)):/li??2/ 國際音標(biāo) (海寧):/li??2/ 國際音標(biāo) (海鹽):/li?232/ 國際音標(biāo) (紹興):/lia?113/ (太湖片:常州, 桐鄉(xiāng), 杭州) 吳語學(xué)堂拼音:3lian 吳音小字典:'lian上 國際音標(biāo) (常州):/lia???/ 國際音標(biāo) (桐鄉(xiāng)):/li??3/ 國際音標(biāo) (杭州):/li???3/ 官話 (拼音):liǎng (liang3) (注音):ㄌㄧㄤˇ 粵語 (廣州–香港話,粵拼):loeng5-2 / loeng5 (臺山話,維基詞典拼音):liang2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li?ng 閩東語 (平話字):liōng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niú / nió? / niáu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niên2 / nion2 吳語 (上海,吳語學(xué)堂拼音):6lian 官話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 拼音:liǎng 注音:ㄌㄧㄤˇ 通用拼音:liǎng 威妥瑪拼音:liang3 耶魯官話拼音:lyǎng 國語羅馬字:leang 西里爾字母轉(zhuǎn)寫:лян (ljan) 漢語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i?ɑ?21?/ 粵語 (標(biāo)準(zhǔn)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loeng5-2 / loeng5 耶魯粵拼:léung / léuhng 廣州話拼音:loeng5-2 / loeng5 廣東拼音:lêng5-2 / lêng5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13?3?/, /l???13/ (臺山話,臺城) 維基詞典拼音:liang2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ia???/ 客家語 (四縣話,包括苗栗和美濃) 白話字:li?ng 客家語拼音:liongˊ 客家話拼音:liong1 國際音標(biāo):/li?o?2?/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liōng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uo?33/ 閩南語 (泉漳話:廈門、泉州、高雄、臺北、鹿港、三峽、宜蘭、金門、馬公、新竹、臺中) 白話字:niú 臺羅:niú 普實臺文:niuo 國際音標(biāo) (高雄):/n????1/ 國際音標(biāo) (廈門, 臺北, 宜蘭, 金門):/n????3/ 國際音標(biāo) (泉州):/n??????/ 國際音標(biāo) (鹿港):/n?????/ (泉漳話:漳州、臺南) 白話字:nió? 臺羅:nióo 國際音標(biāo) (漳州, 臺南):/n?????3/ (泉漳話:檳城) 白話字:niáu 臺羅:niáu 普實臺文:niao 國際音標(biāo) (檳城):/ni?au????/ (潮州話) 潮州話拼音:niên2 / nion2 模仿白話字:nié? / nió?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n???2/, /n???2/ 註解: niên2 - 潮州; nion2 - 汕頭. 吳語 (太湖片:上海) 吳語學(xué)堂拼音:6lian 吳音小字典:lian去 維基詞典羅馬化 (上海話):3lian 國際音標(biāo) (上海):/li?23/ 官話 (拼音):liàng (liang4) (注音):ㄌㄧㄤˋ 粵語 (粵拼):loeng6 官話 (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漢語)+ 拼音:liàng 注音:ㄌㄧㄤˋ 通用拼音:liàng 威妥瑪拼音:liang4 耶魯官話拼音:lyàng 國語羅馬字:lianq 西里爾字母轉(zhuǎn)寫:лян (ljan) 漢語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i?ɑ??1/ 粵語 (標(biāo)準(zhǔn)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loeng6 耶魯粵拼:leuhng 廣州話拼音:loeng6 廣東拼音:lêng6 國際音標(biāo) (幫助):/l???22/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tǒng),2011年)查閱自網(wǎng)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字現(xiàn)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gòu)擬上古音英義兩liǎngljangX/*p.ra??/a pair 中古音:來母,陽三等開,宕攝,上聲,良奬切 各家擬音(中古) 鄭張尚芳 高本漢 李榮 潘悟雲(yún) 蒲立本 王力 邵榮芬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i?a?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ia?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i??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a?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a?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附錄:國際音標(biāo)|/liɑ?X/ invalid IPA characters ( 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各家擬音(上古) 高本漢 李方桂 王力 白一平 鄭張尚芳 潘悟云 /li?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lja?x/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li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b-rj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r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r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ⅩⅥ/16部 陽 陽 陽部 陽部 陽部 可能的原始漢藏語詞源:詞族:輛 中古音:來母,陽三等開,宕攝,去聲,力讓切 各家擬音(中古) 鄭張尚芳 高本漢 李榮 潘悟雲(yún) 蒲立本 王力 邵榮芬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Module:IPA第526行Lua錯誤:Invalid IPA: replace H with ?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各家擬音(上古) 高本漢 李方桂 王力 白一平 鄭張尚芳 潘悟云 /li?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lja?h/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lia?/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b-rja?s/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ra?s/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ra?s/此為國際音標(biāo)符號。請參考國際音標(biāo)幫助頁面。 ⅩⅥ/16部 陽 陽 陽部 陽部 陽部 釋義[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guān)於:兩/兩維基百科(liǎng,ㄌㄧㄤˇ;粵 loeng5;滬 lianX;閩南 nn?g (白), lióng (文);原始閩語 *l???B/C (> 福州 la?C2、建陽 s??C1);良獎切) 數(shù)詞。二。常用於成對或相對的事物。 加倍,翻一番。(liǎng,ㄌㄧㄤˇ;粵 loeng2;滬 lianX;閩南 niú (白);原始閩語 *li??B (> 福州 lio?B1、建陽 lio?B1);良獎切) 重量單位。古制二十四銖為一兩。(liàng,ㄌㄧㄤˋ;粵 loeng6;力讓切) “輛”的古字。 翻譯[編輯] 翻譯 英語: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日語[編輯]兩 新字體 両舊字體 兩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guān)於:兩維基百科 ja 讀音[編輯] 訓(xùn)讀:ふたつ (futatsu) 音讀:りょう (ryō) 朝鮮語[編輯] 兩 讀音[編輯] 訓(xùn)讀 ? (twu) ?(兩) (nyang) 音讀 ? (lyang) ? (yang) ? (nyang) ? (yang) 諺文:? 耶魯式:yang 越南語[編輯] 兩 讀音[編輯] 漢越音:?l??ng, l??ng?喃音:l?ng, lang異體字 ? 両 兩 輛 (注:若字形無法正常顯示,請安裝Unicode擴展字形檔。) |
今日新聞 |
推薦新聞 |
專題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實驗室設(shè)備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